“郑主簿。”杨辰的声音不大,却让那名中年主簿浑身一颤,连忙躬身上前。
“主公有何吩咐?”
杨辰没有看他,只是指着城外那片已经开始爆发出喊杀声的战场,淡淡地说道:“你觉得,这一战,谁会赢?”
郑主簿额头上瞬间渗出了冷汗,这个问题,他哪里敢答。
说李世民赢,是动摇军心。
说李密赢,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说主公您赢……可您现在按兵不动啊!
“小……小人愚钝,不敢妄言。”郑主簿把头埋得更低了。
“不敢说,那就用眼睛看。”杨辰的语气依旧平淡,“李密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李世民虽然势大,但后院起火,也够他喝一壶的。”
“他们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甚至两败俱伤。”
“而我洛阳,兵精粮足,城池坚固,以逸待劳。”
“郑主簿,你是个聪明人,你告诉我,这天下,最终会是谁的?”
郑主簿的心脏狂跳起来,他听懂了。
杨辰不是在问他,而是在告诉他。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杨辰,眼中充满了震惊。他看到杨辰正看着他,那双平静的眸子里,带着洞悉一切的锐利。
“乱世之中,良禽择木而栖。”杨辰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魔力,“郑氏在洛阳盘踞百年,根深叶茂。如今,这棵大树,是想继续在风雨中飘摇,还是想找一个更稳固的山头,扎下根去,开枝散叶,再延续百年的辉煌?”
郑主簿的呼吸变得粗重,他知道,这是最后的选择题。
是继续首鼠两端,等着战局明朗,还是现在就下注,赌上整个家族的未来。
他看了一眼城外那混乱的战场,又看了一眼眼前这个气定神闲,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年轻主公。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生。
赌了!
“扑通”一声,郑主簿双膝跪地,对着杨辰,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主公雄才大略,乃天命所归!我郑氏,愿为主公效死!洛阳城中但有所需,无论是钱粮、人力,我郑氏,万死不辞!”
杨辰笑了。
他要的,就是这句话。
打仗,打的不仅仅是兵马,更是钱粮。有了洛阳士族的支持,他的后勤,才算真正稳固。
“很好。”杨辰亲自将郑主簿扶起,“你回去告诉郑家主,也告诉王家、崔家……告诉洛阳所有看着这里的眼睛。”
“今日之后,洛阳城,只有一个主人。”
“顺我者昌,逆我者……就如此战中的李密一样。”
郑主簿连滚带爬地跑下了城楼,他要用最快的速度,将主公的“旨意”,传遍洛阳的每一个角落。
处理完内务,杨辰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了战场。
他对身旁一名亲卫统领,下达了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道命令。
“传讯给罗成。”
那名亲卫统领精神一振,躬身听令。
“告诉他,好戏已经开场,让他别急着上台。”
“他的任务,不是去冲击李唐的军阵,也不是去解救李密的残兵。”
杨辰的声音,在喧嚣的风中,变得冰冷而清晰。
“他的任务,是当一只秃鹫。”
“等李密这头疯狼,被李世民那头猛虎咬死之后,悄悄地跟上去。”
“把那些溃散的,逃跑的,还没死透的瓦岗残兵,都给我……收拢起来。”
“告诉他,兵,我要。将,我也要。”
“至于李密……”
杨辰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的光。
“如果他还活着,就告诉他,我杨辰的茶,还温着。请他来洛阳城,好好品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