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公主的慧眼与兴趣(1 / 2)

水榭之内,气氛已然两极分化。

绝大多数文人墨客、勋贵子弟,仍沉浸在方才那场荒诞不羁的闹剧所带来的余波中。他们或掩面嗤笑,或摇头叹息,或交头接耳,言语间充满了对林澈那首“惊世之作”以及后续“炸鸡赔罪”言论的不屑与鄙夷。

“粗鄙!简直粗鄙不堪!”

“永嘉侯府……唉,门风何存啊!”

“与这等人物同席,真真是有辱斯文!”

“那炸鸡之言,更是将市井铜臭之气带入此等雅集,俗不可耐!”

这些议论,如同漂浮在水面的油花,看似光鲜,却带着一股难以融入的清高与隔阂。他们用固有的标准去衡量一切,将不符合“风雅”范畴的事物,统统打上“低劣”的标签。

然而,在这片几乎一边倒的鄙夷声中,端坐于上首的赵灵溪,却透过轻薄的面纱,静静地看着那个重新缩回角落、仿佛与周遭格格不入的身影,心中掀起了与旁人截然不同的波澜。

面纱之下,她那双向来沉静如古井幽潭的美眸,此刻却闪过了一抹极淡、却真实存在的异彩。

那首被众人嘲为“狗屁不通”的打油诗,在她听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吓得我乱跑。”

确实粗俗,毫无辞藻可言,更谈不上任何格律意境。但是……

**生动!** 极其的生动!短短四句,画面感扑面而来!一个被蚊虫叮咬、夜半被疑似野兽(哪怕他夸张成了狗熊)惊吓、狼狈逃窜的鲜活场景,仿佛就发生在眼前。这与那些堆砌辞藻、无病呻吟、言之无物,只知道伤春悲秋、或者一味歌功颂德的所谓“佳作”相比,反而多了一股扑面而来的、带着泥土气息的**生命力**。

那些“云山雾罩”的诗词,需要反复咀嚼、猜测背后的深意,有时甚至怀疑作者本人是否明白自己写了什么。而林澈这首“诗”,直白得近乎粗暴,却能让任何人,无论学识高低,在一瞬间就理解他所描述的场景和情绪——虽然那情绪是狼狈和滑稽。

“有趣……”赵灵溪在心中轻轻默念。比起那些千篇一律、带着面具吟诵出的华丽辞章,这首粗陋不堪的打油诗,反而让她感觉到一种罕见的、近乎笨拙的**真实**。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林澈身上。

此刻的他,正“虚弱”地靠在柱子上,微闭着眼,仿佛刚才的“创作”和应对耗尽了他所有精力。在众人或明或暗的指点和嘲笑中,他显得那么孤立无援,却又……那么的**坦然**。

那是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坦然,一种近乎无赖的平静。他似乎完全不在意那些鄙夷的目光和刺耳的议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或者……他根本就没把这些所谓的“风雅”和“评判”放在眼里。

这份超乎常人的“淡定”,再次让赵灵溪感到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