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263章 南洋海军

第263章 南洋海军(1 / 2)

第三百六十三章 南洋海军 - 常驻舰队

天津卫的清晨,总是裹挟着海风的咸腥与铁锈的气息。薄雾尚未散尽,港口的轮廓已在熹微晨光中若隐若现。巨大的海船桅杆如林,粗粝的缆绳摩擦着桩柱,发出沉闷的吱呀声。一艘来自南洋的福船正缓缓靠泊,船帆上沾染着遥远海域的湿气,也带来了关于香料、白银与未知风浪的消息。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未在紫禁城的暖阁中安坐。他身着石青缎面常服,外罩一件玄狐镶边大氅,足蹬皂靴,行走在天津卫码头湿滑的木栈道上。李若琏一身飞鱼服,腰间绣春刀刀柄微露,步伐沉稳如磐石,始终落后半步。另有数名身着便服的锦衣卫,如融入阴影的猎豹,散布在周围,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来往的军民与商贾。

“陛下,此处风大,湿气重,还请移步至天后宫行辕稍歇。”李若琏低声提醒,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

崇祯摆摆手,目光投向远处烟波浩渺的渤海湾,声音里透着一股难以抑制的激昂:“无妨。朕站立于此,方能感受到这片海的脉搏。李卿,你看——”他抬手,指向海平面上星星点点帆影,“郑和七下西洋时,大明的龙旗也曾这般骄傲地飘扬。可后来呢?船队湮没于历史,海权拱手于他人!今时今日,朕不仅要重拾这份荣光,更要让它化为守护帝国疆土的钢铁屏障!”

李若琏心头一震。他跟随陛下多年,深知其胸中丘壑之深。今日这番话,绝非单纯的感慨。果然,崇祯话锋一转,直指核心:“南洋水师分舰队,不能再是临时拼凑的征伐之师。朕意已决,要组建一支常驻舰队!以台湾为根基,扼守马六甲海峡以东要冲,护卫我大明商民,震慑番夷宵小!”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组建一支脱离大陆补给线、长期游弋于远海的风帆舰队,在当世几乎是天方夜谭。后勤、补给、舰船维护、人员轮换……无数难题如暗礁般潜伏。

李若琏沉吟片刻,躬身道:“陛下圣明,洞察海权之重。然常驻远海,千难万险。首当其冲者,便是补给。跨洋运粮运械,耗资巨万,且风险极高。其次,舰船久泊海上,朽坏极速,非有庞大船坞与娴熟工匠随行不可。再者,将士远离故土,思乡厌战之情滋生,纪律难维,亦需考量。”

他的担忧句句切中要害,正是崇祯深思熟虑过的关卡。崇祯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困难,朕岂会不知?然畏难,则永无出海之日!朕问你,当年修京沈铁路,冻土、技术、钱粮,哪一样不是难关?朕与宋应星、孙和鼎他们,哪一个不是从无到有,硬生生啃下来的骨头?”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盯着李若琏:“朕给你指条路!其一,补给。台湾府,就是第一座前进堡垒!徐光启、孙元化他们在澎湖、台湾试种的高产作物,今年秋收便可见效。蔗糖、香料、稻米,就地转化,为舰队提供给养!命工部、户部全力支持台湾屯垦与仓储建设!”

“其二,舰船维护与建造。朕已下旨,福州、泉州、广州三地设‘船政局’,由宋应星门生主事。仿造‘镇海号’等新式福船,更需结合格物院图纸,改良船型,加固水密舱,使其更适远洋航行!船坞、物料,优先保障!”

“其三,将士!朕不指望文人酸儒懂海战!就从福建、广东沿海渔民、蛋户、以及历年抗倭、剿匪中精锐的沿海卫所军户里挑选!他们天生属于大海!伙食、饷银,加倍优厚!三年一轮换,允许家眷随行至台湾定居!既稳其心,又扎根南疆!”

一连串雷霆手段,句句砸在实处,瞬间将李若琏心头的疑云驱散大半。他望着皇帝眼中燃烧的火焰,那是属于开拓者的决绝。李若琏猛然抬头,单膝跪地,声音铿锵:“臣!遵旨!必竭尽所能,为陛下打造一支永不沉没的南洋铁军!”

“好!”崇祯点头,目光投向海面,“朕还要你,亲自去一趟福建。与福建巡抚、水师提督,还有那位……”他顿了顿,吐出一个名字,“郑芝龙,好好‘商议’。朕要他出人、出船、出熟悉海情的向导!记住,是‘商议’,不是命令。他要觉得吃了亏,朕……”崇祯眼中闪过一丝冷芒,“朕自有别的法子让他心甘情愿!”

李若琏心中了然。郑芝龙这只老狐狸,绝不会轻易交出他苦心经营的海上力量。这“商议”二字,背后是皇权的威压与利益的交换。他沉声道:“臣,明白!”

就在此时,一阵爽朗的大笑自身后传来,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哎呀呀!陛下怎么亲自跑到这码头上吹风来了?臣沈廷扬,有失远迎,死罪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