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334章 南澳岛谈判 海上规矩

第334章 南澳岛谈判 海上规矩(2 / 2)

一、 建制整合: 郑氏主力舰队改编为“大明闽海水师”,下设前后左右中及游击等分舰队,各级军官由郑芝龙遴选保举,报兵部备案授职。朝廷派遣监军御史、粮台官等若干,负责监察、后勤及与地方协调。

二、 粮饷保障: 水师官兵饷银、粮秣、火药等,由朝廷户部及福建布政使司按定制拨发,初步定额为岁饷银八十万两,视规模扩大而增加。同时,允许水师在护航、剿匪中获得部分战利品作为补充(需按比例上缴)。

三、 指挥权限: 日常巡防、剿匪、护航贸易,由提督郑芝龙全权指挥。但涉及对外宣战、大规模跨省调动、进攻他国港口或与西洋主力舰队决战等重大军事行动,必须事先获得朝廷(兵部、皇帝)批准。

四、 贸易特权: 承认郑芝龙家族现有贸易网络,并授予其官方“勘合”贸易资格,享有税率优惠。但要求其逐步规范贸易行为,依法纳税,并协助朝廷市舶司管理东南沿海贸易秩序,打击走私。

五、 海外领地: 未来由大明水师(包括闽海水师)新开拓或收复的海外领地、岛屿(如已收复的台湾),其行政管理权归朝廷委派流官,但军事防卫可由水师负责,并可获得该地部分税收或资源开采权作为补偿。

这章程,可谓恩威并施。既给了郑芝龙梦寐以求的正式名分和稳定的后勤保障,也明确划出了红线——最高指挥权在朝廷,尤其是对外用兵和海外领土的行政权。同时,用贸易特权和未来海外利益的预期,牢牢绑定郑氏集团。

郑芝龙沉吟不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看得明白,朝廷这是要“驯化”他这支野性难驯的海上力量。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从此可以光明正大地发展,背靠大树好乘凉。但代价也是巨大的,自主权受到了极大限制,尤其是那条“重大行动需朝廷批准”,几乎捆住了他向外扩张的手脚。而且,朝廷派来的监军、粮台,无疑是在他身边埋下的钉子。

沈廷扬也不催促,慢条斯理地品着茶,仿佛在欣赏窗外的海景。他知道,郑芝龙需要时间消化,也需要和部下沟通。

良久,郑芝龙抬起头,眼中精光一闪:“沈大人,章程甚为周详,足见陛下与朝廷厚爱。只是……这重大军事行动需朝廷批准一事,海情瞬息万变,若遇敌寇来犯,或追剿海盗至外海,请示往来,恐贻误战机啊。”

沈廷扬似乎早有准备,从容答道:“将军所虑极是。陛下亦有明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遇紧急敌情,将军可临机决断,先行出击,但事后须将详情飞报朝廷备案。此条旨在避免擅启边衅,而非束缚将军御敌之手脚。至于海外……陛下之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凡日月所照,皆可为大明藩属或疆域。将军若能以大明之名开拓,功莫大焉,朝廷岂会阻挠?只是这开拓,须有章法,需与朝廷整体方略相合,而非私相授受。”

他这话点明了关键:皇帝不反对扩张,甚至鼓励扩张,但必须是在朝廷的框架下,以国家的名义进行,成果归国家所有,而非你郑家的私产。

郑芝龙心中一震,他从这番话里,听出了那位年轻皇帝惊人的野心和强大的自信。这不再是过去那个畏缩内敛的明朝,而是一个渴望向海洋、向世界伸出触手的崭新帝国。

这时,郑鸿逵忍不住插嘴道:“沈大人,那台湾呢?台湾可是我们兄弟流血打下来的!如今设了台湾府,派了流官,那我们……”

沈廷扬看向他,语气依然平和:“郑将军收复台湾,功在千秋。陛下已明令,台湾府之防务,暂由闽海水师负责,台湾海峡之护航、缉私,亦由贵部主导。此外,台湾岛上,将划出特定区域,作为水师基地和军属安置之所,并允许贵部参与岛上部分特许经营,如樟脑、硫磺开采之利。朝廷绝不会让功臣流血又流泪。”

条件已经摊开,利弊清晰可见。接受,则从海盗王变身帝国海军上将,前途光明但需受约束;拒绝……郑芝龙看了一眼港外那些飘扬的“郑”字旗,又想起辽东传来的关于新式火器、京营新军的传闻,以及朝廷如今恢复的国力,心中暗暗摇头。拒绝的代价,他承受不起。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决断之色,举起茶杯,以茶代酒:“沈大人,芝龙并非不识抬举之人。陛下与朝廷如此厚待,芝龙感激不尽!这章程,芝龙……接了!今后,我闽海水师上下,愿为陛下前驱,为大明扫清海波,扬威四海!”

沈廷扬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也举杯相迎:“将军深明大义,陛下闻之,必感欣慰!沈某以此茶,贺将军前程似锦,祝我大明海疆永固!”

“贺将军前程似锦,祝大明海疆永固!”厅内众人齐声应和,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具体的细节条款,自然有双方的幕僚去逐条敲定。但大的框架,就在这南澳岛的海风与茶香中,定了下来。

当夜,郑芝龙设宴款待沈廷扬一行。宴席上,郑芝龙看似开怀,与沈廷扬谈笑风生,议论海外奇闻,展望未来航路。但夜深人静,他独自立于船头,望着月光下无边无际的大海,心中却是思绪万千。

“朝廷……陛下……好手段啊。”他低声自语,“给了名分,给了粮饷,却也套上了笼头。今后这海,还是我郑芝龙说了算的海吗?”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束缚,但同时也看到了一条远比过去宽阔的道路。或许,依附于这个正在崛起的帝国,才能真正实现他纵横四海的梦想?

而此刻,在为他准备的舱室内,沈廷扬并未入睡,他正在灯下奋笔疾书,向皇帝密奏谈判结果。他写道:“……郑芝龙已初步接受章程,然其枭雄之心未泯,隐忧犹存。然陛下天威赫赫,新政日显,大势所趋,其不敢轻动也。当务之急,乃加速营造朝廷直属之新式水师,以形成制衡……南洋广阔,未来可期。”

写完密奏,他用火漆封好,交给贴身护卫,命其明日随“海隼号”即刻返京。他推开舷窗,海风带着咸腥味扑面而来。南澳岛的谈判尘埃落定,大明经略四海的大幕,才刚刚拉开。而远在京师的皇帝,手中又多了几分掌控海洋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