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305章 津门阅舰

第305章 津门阅舰(1 / 2)

第305章:津门阅舰 - 海上长城

腊月的海风,如同无数把冰冷的锉刀,刮过天津大沽口的海面,卷起阵阵白头浪,拍打在新建的石砌码头上。天色刚蒙蒙亮,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触手可及,给这场即将举行的秘密检阅增添了几分肃杀与凝重。

港内,与呼啸的寒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片异样的寂静。数十艘大小舰船按照严格的阵型锚泊,黝黑的船体在微弱的天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最高的桅杆上,日月同辉旗和大明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面被拉扯得笔直,发出沉闷的啪啪声。水手和兵士们早已各就各位,挺立在甲板或炮位旁,如同钉死在船上的雕塑,任凭寒风侵体,纹丝不动。只有他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才显示出这是活生生的、正在压抑着激动与紧张的精锐。

码头尽头,临时搭建起一座丈许高的木质阅兵台,四周以明黄帷幔遮挡风寒。锦衣卫精锐和李若琏亲自挑选的侍卫里三层外三层地将阅兵台围得水泄不通,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可能藏匿危险的角落。

“皇上,时辰将至,风大,是否……”方正化低声请示,手里捧着一件厚重的玄色貂皮大氅。

朱由检——大明崇祯皇帝,摆了摆手,拒绝了添衣的建议。他身着一套为此次阅舰特制的戎装,并非传统的繁复甲胄,而是由内府尚衣监仿照新军军官礼服改制,剪裁利落,以玄色为底,金线绣出简单的云龙纹,外罩一件藏青色呢料斗篷,既显威仪,又不失干练。他站在阅兵台边缘,双手扶着冰冷的栏杆,极目远眺港中这支初具规模的舰队,深邃的眼眸中跳动着难以抑制的火焰。

这不再是历史上那支只能在近海巡逻、面对倭寇都力有不逮的孱弱水师,这是他呕心沥血近十年,投入巨资,融合中西技术,一点点打造出来的、寄托着帝国未来海上希望的利剑!来自后世的灵魂,让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更清楚“制海权”这三个字的分量。它意味着贸易航线、资源输入、力量投送,更意味着打破大陆王朝兴衰循环的契机!

“皇上,舰队已集结完毕,请皇上示下!”沈廷扬快步登上阅兵台,他今日也是一身正式官服,脸上因海风和兴奋泛着红光,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为了这次阅舰,他已在天津忙碌了半月有余。

朱由检收回目光,看向沈廷扬,微微颔首:“开始吧。”

“臣,遵旨!”沈廷扬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港湾,从怀中取出一面红色的令旗,用力挥下。

“呜——呜——呜——”

三声低沉而悠长的号角声,穿透呼啸的风声,清晰地传遍整个港湾。这是由格物院改进的铜号,声传数里,远非旧式海螺号角可比。

随着号角声,港内原本沉寂的舰队仿佛瞬间被注入了灵魂。

位于舰队最前方的一艘大型战船率先动了起来。其体型远超周围舰只,流线型的船身彰显着不同于传统福船、广船的设计理念,船首像并非瑞兽,而是一只狰狞的龙首撞角。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甲板上矗立着三根高耸的桅杆,帆索系统极为复杂,但更奇特的是,在船身中部,竖立着一个与风帆格格不入的矮胖烟囱!

“皇上请看,”沈廷扬的声音带着自豪,指向那艘巨舰,“此乃我大明新式炮舰之首舰——‘镇海’号!船长二十八丈,排水逾一千五百料(约800吨)。其帆装采纳泰西软帆之利,更关键者,在于舰首像后方暗藏一具由宋院长主持研发的‘火雷式机关’(早期蒸汽机),虽尚不能完全替代风帆,但于无风或逆风之时,可辅助驱动明轮,使舰船机动性大增!舰载新式火炮三十六门,其中舰首、舰尾各一门可旋转之‘崇祯二式’长身管重炮,射程远超红夷大炮,两侧船舷配‘崇祯三式’速射炮三十四门!”

仿佛为了印证沈廷扬的话,“镇海”号在微微调整风帆角度的同时,船身两侧巨大的明轮轰然转动,击打起大片水花,推动着庞大的舰体以一种不符合其体型的灵巧,开始缓缓破浪前行。烟囱中冒出浓密的黑烟,与洁白的船帆形成奇异而充满力量的对比。这一刻,古老的帆船技术与新时代的动力雏形,在这艘巨舰上完成了历史性的交汇。

朱由检的心脏猛地一跳。蒸汽机!尽管还只是辅助动力,但其象征意义无比巨大!这意味着大明海军,已经开始触摸到迈向蓝水海军的第一道技术门槛!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由纯粹蒸汽动力驱动的钢铁巨舰,航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好!‘镇海’之名,实至名归!”朱由检忍不住赞道,声音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身后的方正化,眼中也闪过惊叹之色,他虽不完全懂技术,但这巨舰展现出的威势,已足以令人心潮澎湃。

紧随“镇海”号之后的,是六艘体型稍小,但外形相似的战舰,烟囱同样矗立,只是明轮结构略有不同。

“此六舰分别为‘靖海’、‘平海’、‘扬威’、‘抚远’、‘定波’、‘伏浪’,与‘镇海’号同属‘镇’字级,构成我主力战列舰编队。”沈廷扬继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