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282章 京营誓师 剑指蓟北

第282章 京营誓师 剑指蓟北(1 / 2)

第282章 京营誓师,剑指蓟北

乾清宫内的烛火摇曳了一夜,直至东方既白,晨曦微露,透过精雕细琢的窗棂,驱散了殿内最后一丝阴霾,却驱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铁血肃杀之气。朱由检,大明的崇祯皇帝,几乎一夜未眠,眼中布满了血丝,但目光却如经过淬火的精钢,愈发锐利逼人。案上那幅巨大的《九边重镇舆图》,已被他用朱笔勾勒出数条进军路线和防御要点,蓟州一带更是墨迹犹新。

宫门外,传来甲胄摩擦的铿锵之声与整齐划一的脚步声,那是奉命前来护驾并等待最终决策的京营新军精锐,他们沉默地矗立在黎明前的微光中,如同蓄势待发的沉默火山。

很快,内阁辅臣、兵部要员、京营总督杨御蕃、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再次被宣召入宫。众人的脸色比昨夜更加凝重,显然都是一夜无眠,各自消化着那石破天惊的军情,并思忖着应对之策。

“诸位卿家,”朱由检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有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建虏破关,肆虐京畿,情势危急,已不容我等再做壁上观,空谈误国!是战是守,必须有个了断。杨卿,京营新军,此刻状态如何?”

京营总督杨御蕃猛地踏前一步,抱拳行礼,声若洪钟:“启奏陛下!京营新军第一旅、第二旅共一万二千将士,已全员集结完毕!枪械燧发机件检查无误,弹药充足,火炮牵引车马齐备,将士们听闻虏贼入寇,个个愤慨,请战之心炽烈,早已摩拳擦掌,只待陛下一声令下!”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那不是恐惧,而是压抑不住的战意。这支部队倾注了他和皇帝无数心血,等的就是这一刻,证明新军价值,一雪前耻!

“好!”朱由检赞许地点头,目光扫向李若琏,“李卿,敌情可有最新变化?”

李若琏面色沉静,但语速极快,清晰禀报:“陛下,夜不收最新探报!皇太极主力约八万,破口后并未直扑京师,其前锋已在蓟州城外二十里处与我军零星守军发生接触。虏骑四出,分为数股,开始劫掠周边村镇,烟焰冲天!其主力动向,似在犹豫,是围攻蓟州,还是绕城南下,试探我军虚实。蓟州城内,守军兵力不足,人心惶惶,然王巡抚、吴总督仍誓言死守待援!”

情况明了了。皇太极果然老辣,他不急于一战,而是发挥其骑兵机动优势,一边制造恐慌,一边试探明军反应,寻找薄弱环节。

兵部尚书梁廷栋闻言,脸色更白,急忙道:“陛下!虏势浩大,锐气正盛!蓟州虽危,然京师重地,万不容有失!臣仍以为,当紧闭九门,深沟高垒,急令孙传庭、孙元化火速勤王,待四方援军云集,再以雷霆万钧之势……”

“梁尚书!”杨御蕃忍不住打断,语气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率,“等到孙督师他们赶来,京畿百姓早已被屠戮殆尽,田地村庄化为焦土!我军士气正旺,火器犀利,岂能坐视虏贼在家门口耀武扬威?末将愿亲提一旅之师,出城迎战,必不使虏骑逼近京师百里之内!”

“杨总督勇气可嘉!”内阁首辅李邦华开口了,他显得更为持重,“然新军乃国之重器,陛下心血所在,万一有失……后果不堪设想。或可如老夫昨夜所议,遣一劲旅于城外险要处立营,与京师互为犄角,稳扎稳打,方为上策。”

“稳扎稳打?李阁老,虏骑来去如风,岂会容我慢慢立营?”杨御蕃争辩道。

殿内再次陷入争论,主战主守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温体仁此次却罕见地没有明确表态,只是眯着眼,目光在皇帝和争论的双方之间游移,不知在算计什么。

朱由检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他知道,大臣们的顾虑并非全无道理。历史上多少贸然出击的败仗,都是源于低估了敌人高估了自己。但他更知道,他一手打造的新军,其战术理念、装备水平、训练程度,与这个时代任何一支军队都有着代差般的优势。固守,或许安全,但会彻底丧失战场主动权,任由皇太极将京畿富庶之地蹂躏得千疮百孔,这对新政的威信将是沉重打击。而出战,则是将数年积累押上赌桌,风险极大,可一旦获胜,收益也将是空前的——不仅能重创建虏,更能极大提振国威军心,为新政的深入推进扫清障碍。

这是一场豪赌。但他朱由检,从重生那一刻起,不就已经在赌了吗?赌自己能逆天改命,赌科学能战胜野蛮,赌这个古老的帝国能焕发新生!

他的目光逐渐变得坚定,敲击扶手的手指蓦然停下。

“够了。”

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过了所有的争论。暖阁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年轻的皇帝身上。

朱由检缓缓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蓟州的位置。

“建虏欺人太甚,视我京畿如无人之境!若任由其烧杀抢掠,朕枉为天子,尔等枉为朝臣!新军秣马厉兵数载,所为何来?岂是为了躲在城墙后面看烟火!”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炬,扫视众人:“朕意已决!守,要守得固若金汤;战,更要战得荡气回肠!”

“杨御蕃听令!”

“臣在!”杨御蕃激动得单膝跪地,甲叶哗啦作响。

“朕命你为平虏大将军,总督京师内外兵马,节制援军!率京营新军第一旅、第二旅,并抽调京营骑炮兵一部,即刻启程,火速驰援蓟州!你的任务,不是龟缩城内,而是要以蓟州城为依托,主动寻求与建虏主力野战!朕要你用新军的火器,告诉皇太极,大明京畿,不是他撒野的地方!”

“臣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虏骑若不退,臣绝不生还!”杨御蕃声音嘶哑,眼中几乎迸出泪来,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激动。

“李若琏听令!”

“臣在!”

“锦衣卫所有侦骑,全部撒出去,朕要皇太极主力每一刻的动向,都及时呈报给杨将军!战场单向透明,此战之首功,便在尔等夜不收身上!”

“陛下放心!锦衣卫儿郎,已有人渗入虏营!皇太极身边,亦有陛下之耳!”李若琏话语中透着一股冰冷的自信,这是情报头子的底气。

“李阁老,梁尚书!”

“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