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251章 商战暗流 琉璃断腕

第251章 商战暗流 琉璃断腕(1 / 2)

第251章 商战暗流,琉璃断腕

时值深秋,京师的天空却少见地澄澈高远。阳光透过乾清宫新换上的、近乎无瑕的透明玻璃窗,将御书房内照耀得一片亮堂,连空气中细微的尘埃都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辉,纤毫毕现。

朱由检,如今的崇祯皇帝,正就着这前所未有的明亮光线,批阅着来自皇家格物院的密奏。奏报是宋应星亲笔所书,详细记录了最新一炉平板玻璃的产出情况,成品率已稳定在五成以上,且最大尺寸足以制成如今镶嵌在窗上的这般模样。字里行间,洋溢着那位醉心格物的老臣难以抑制的兴奋。

皇帝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这玻璃,看似小道,却关乎国计民生。更明亮的工作环境能提升格物院和兵工厂的效率,未来若能量产推广,于百姓家居、温室种植亦大有裨益。当然,还有那实实在在的、滚滚而来的财源。

“大伴,”朱由检头也未抬,唤道。

如同影子般侍立在侧方正化立刻躬身近前:“皇爷,奴婢在。”

“格物院送来的这批玻璃,内廷监收了吧。核算一下成本,按市价琉璃器的七成,将银钱拨付格物院。告诉他们,这是朕内帑采买,与国帑分开核算,但账目必须清晰。”

“奴婢遵旨。”方正化心领神会。皇帝这是变着法子给格物院输血,鼓励其研发,却又恪守着新定的“账目明晰”的规矩,不落人口实。他顿了顿,补充道:“皇爷,这玻璃真是清亮可人,比那西洋来的‘水玉’还要透亮几分。宫里几位太妃见了,都念叨着想给宫里也换一换呢。”

“嗯,可。先从乾清宫、武英殿开始,逐步更换。让内官监拟个章程上来,务必节俭,不得靡费。”朱由检放下奏本,语气平淡,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目光扫过窗外,恰好看见几名小太监正小心翼翼地将几口沉甸甸的大箱子抬往库房方向,那里面装的,正是沈廷扬通过海贸网络最新输送回来的特级硝石和暹罗硫磺,是火药的根基。

便在这片宁静与光明之中,王承恩略有些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和谐。他趋步入内,脸上带着一丝忧色,呈上一份密函:“皇爷,沈掌柜通过急递铺送来的信,加盖了红色菱纹印。”

红色菱纹,代表商业上的紧急事务。

朱由检眉头微蹙,接过密函,验看火漆无误后,拆开迅速浏览。信是沈廷扬亲笔,内容却让他的眼神瞬间冷冽下来。

信中所言,正是细纲所提及的“玻璃之争”。皇家玻璃工坊量产优质平板玻璃的消息,虽经严格保密,但其产出的一部分精品已通过沈廷扬掌控的渠道,小范围流入市场,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其晶莹剔透、平整光滑,远胜当下流行的、或多或少带着绿翳和波纹的西洋玻璃与本土琉璃,顿时成了豪商巨贾、高门大户争相求购的稀罕物。

这无疑动了太多人的奶酪。

京师乃至江南,经营琉璃器的几家大字号背后,盘根错节地站着诸多勋贵、官僚乃至宗室的影子。他们先是试图打听货源,被沈廷扬的人滴水不漏地挡回后,便迅速采取了行动。

压价:他们联合起来,将品质较次的琉璃器价格压低近三成,试图挤占市场空间,让这新出现的“透明琉璃”无利可图。

挖角:他们开出惊人的高价,秘密接触皇家工坊里几位掌握了部分关键工艺的工匠,企图撬开技术保密的堡垒。

造谣:市面上已开始流传一些风言风语,有说这新玻璃“性寒透骨,久居其侧折损寿元”的,也有说是“前宋妖人秘法,用之不祥”的,甚至隐隐牵扯上皇帝“好奇技淫巧”,罔顾圣人大道。

沈廷扬在信中写道,商业上的手段他自有应对,压价反而给了他以正常价格吃进市面上优质原料的机会。工匠方面,有李若琏大人派的锦衣卫便衣暗中护卫、震慑,目前尚无一人被真正撬动。但这谣言一起,其恶毒之处在于难以辩驳,且极易蛊惑人心,恐对玻璃乃至格物院其他产物的声誉造成长远损害。他恳请皇帝示下。

“呵。”朱由检轻轻嗤笑一声,将密函递给方正化,“都看看。朕还没找他们算垄断居奇、盘剥百姓的旧账,他们倒先联合起来,想掐死朕的新芽了。”

方正化快速看完,尖细的嗓音带着冷意:“皇爷,这些蠹虫,惯用的便是这等下作手段。要不要奴婢让东厂……”他话未说尽,但意思明确。

“不。”朱由检抬手制止,目光锐利如刀,“杀鸡焉用牛刀。况且,这是商场之争,若一开始便用廷尉诏狱的手段,岂非显得朕心虚,怕了他们?也违背了‘鼓励工商’的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