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人群彻底被点燃了!尤其是那些来自底层的工匠和渴望实用的学子,皇帝的话简直说到了他们心坎里!他们从未想过,自己摆弄的“奇技淫巧”,竟被皇帝提到与社稷民生、强国强军同等的高度!
“或许,还有人视之为‘奇技淫巧’,斥之为‘雕虫小技’!”朱由检语气一转,带上一丝冷冽与不屑,“朕今日便告诉天下人,‘器’是‘道’的延伸,是‘理’的应用! 不能富国强兵、利济苍生的‘道’,是空道!不能经世致用的‘理’,是歪理!”
“朕设立格物院,就是要告诉世人,在这里,‘格物致知,实业兴邦’ 不是一句空话!在这里,你们每一个人的智慧与双手,都将直接转化为我大明强盛的基石!”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激动得面色通红的面孔:“在这里,没有身份高低,只有智慧深浅!没有门户之见,只有真理追求!无论是儒生、匠户、西洋学者,甚至是这些孩子,”他指向那群眼睛亮晶晶的少年班学员,“只要你有才学,有想法,有巧思,格物院就为你提供银钱、物料、书籍,助你将想法变为现实!”
“徐光启徐先生,将任格物院首任院长,总揽全局!宋应星宋先生,任副院长,主管百工技艺及刊印事宜!朕还将延请天下英才,泰西贤士,共聚于此,译介泰西格物经典,融汇古今,贯通中西!”
徐光启和宋应星激动得浑身发抖,率先撩袍跪倒:“臣等,定不负陛下重托!必竭尽肱骨,使我大明格物之学,光耀寰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终于冲破压抑,响彻云霄。匠人们、学子们、甚至那些锦衣卫校尉,都感到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一种参与创造历史的激动让他们难以自持。
仪式之后,朱由检在徐、宋二人的陪同下,参观了初步规划完成的格物院各部。
巨大的藏书楼内,书架尚空,但规划已定,未来将汇集天下格物典籍与泰西着作;宽阔的实验工坊里,新打造的各种工具一应俱全,甚至有了几台利用齿轮组改进的简易人力车床、钻床;化学实验室则严格按照防火防爆要求建设,配备了特制的琉璃器皿和通风设施;还有一个巨大的沙盘室,未来将用于水利、城建乃至军事推演……
在一间摆满了各式农具、机械模型的厅堂内,朱由检拿起一个改进后的耧车模型,对围拢过来的工匠和学者们讲解其中增加的调控机关原理,深入浅出,听得众人如痴如醉,连连惊叹“陛下真乃天授之智!”
宋应星更是拿着小本,飞快地记录着皇帝偶尔脱口而出的“力学”、“结构优化”、“效率”等新奇词汇,眼中闪烁着求知若渴的光芒。
参观临近尾声,朱由检将徐光启和宋应星叫到一旁静室。
“徐先生,宋先生,格物院初立,千头万绪。朕对你们只有三点要求。”朱由检神色郑重。
“请陛下示下!”
“其一,学以致用。所有研究,需以解决实际难题为首要,农事、军工、水利、机械…皆是重点。其二,广育人才。不仅要研究,更要教授,要打破门户之见,编写教材,开设课程,将格物之学系统传授下去,尤其是那些孩子,要悉心培养。其三,”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严守机密。尤其涉及军工、重要工艺流程,需订立严格规章,凡有泄露,以叛国罪论处!”
徐、宋二人心中一凛,肃然应诺:“臣等明白!”
走出格物院大门,回望那在冬日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匾额,朱由检心中涌起万丈豪情。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前方必有无数艰难险阻,旧观念的桎梏、既得利益者的反扑、技术突破的瓶颈……但他更相信,自己今日播下的这颗名为“科学”的种子,必将在这片古老的东方土地上,破土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荫蔽华夏,光耀未来。
寒风依旧,但他心中已燃起熊熊烈火。
“回宫。”他翻身上马,勒转马头,姿态矫健而坚定。
在他的身后,格物院那扇朱漆大门缓缓闭合,将门外世界的严寒与喧嚣隔绝,却关不住院内那已然被点燃的、追求知识与力量的澎湃激情。
一个全新的时代,正伴随着这座学院的成立,悄然拉开了它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