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214章 新朝班底

第214章 新朝班底(2 / 2)

“刑部乔允升,老成练达,熟悉刑名,可留任尚书,协同李邦华清理积案,重振法司纲纪。”朱由检继续道,手指在名录上缓缓移动,“至于户部……国库空虚至此,非大魄力、大智慧者不能为。然急切间难觅桑弘羊、刘晏之才。暂由原侍郎……(他报出一个名字,乃历史上有名的实干派)署理,待日后考察,再行定夺。兵部之事,待孙先生到京,再与袁可立老尚书等详议,眼下由王在晋暂领,稳住局面即可。”

他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名字的提出,都显然经过深思熟虑,权衡了各方利弊,既考虑了当下的稳定性,又为未来的改革埋下了伏笔。一张新朝核心班底的雏形图,就在这夕阳余晖下的文华殿内,被他清晰地勾勒出来。

张维贤越听越是心惊,越是佩服。这位年轻的监国,对朝臣的了解程度、对职位关键性的判断、以及这种平衡与前瞻的眼光,哪里像是一个深居宫中、年仅十七岁的藩王?简直如同一位已在皇位上运筹帷幄了十年的成熟帝王!

“监国思虑周详,老臣叹服。”张维贤由衷说道,“如此安排,稳妥而不失进取,新旧并用,实乃眼下最佳之策。”他顿了顿,补充道,“只是……如此多老臣起复,恐需时日。在此期间,朝政运转……”

“故此,孤需要国公鼎力相助。”朱由检看向张维贤,目光诚恳而凝重,“勋贵集团,与国同休。值此鼎革之际,孤希望以国公为首,诸位勋臣能暂弃些许清闲,多担些责任。五军都督府、京营、乃至城中巡防,仍需仰仗诸位稳定军心,确保新政推行期间,京畿稳如泰山。此非虚言,实乃重中之重。”

他将“与国同休”四字稍稍加重,既是提醒,也是捆绑。张维贤自然听懂其中深意,立刻肃容道:“请监国放心!勋贵世受国恩,值此之时,自当竭诚效力,以报君恩!京畿安危,老臣愿一力承当!”

殿内的光线愈发暗淡,方正化无声无息地点亮了几盏宫灯,柔和的光晕驱散了角落的黑暗,将三人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很长,仿佛与这殿宇、与这帝国的命运紧紧缠绕在了一起。

初步的人事框架已然议定,朱由检心中稍安,但一股更深的思虑浮现心头。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人选虽定,然诸公可知,我等脚下,并非磐石,而是流沙?”

徐光启与张维贤皆是一怔,看向他。

“魏忠贤聚敛之财,数额之巨,触目惊心。”朱由检的目光扫过案头另一份刚刚由李若琏呈上的、墨迹未干的抄家清单初步汇总,“然其能如此肆无忌惮,盘根错节,所依仗者,绝非区区阉人身份。乃是一张无形之网——一张由投献、包庇、利益勾连编织而成的贪腐之网!这张网,遍布朝野,深入州县。魏阉虽除,网犹在!其上趴伏的蠹虫, rely 换了个吸取民脂民膏的姿势,甚至可能因恐惧而变得更加贪婪、更加隐蔽。”

他手指关节轻轻叩击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每一声都敲在听者的心上:“若不能撕破这张网,纵有良法美意,下行至府县,亦将扭曲变形,徒增民怨!抄没之财,看似如山,若不能堵住源头,不过杯水车薪,转眼即罄。更甚者,此网恐会反扑,编织新的罗网,试图将新政、将孤,甚至将诸公,一同困死其中!”

这番剖析,冰冷彻骨,将繁华初定下的巨大危机赤裸裸地揭开。张维贤倒吸一口凉气,他久历官场,自然知道这“网”的存在与可怕。徐光启则面露凝重与愤慨,他一生致力于经世济民,最恨的便是此等蛀空国本的蠹虫。

“监国之意是?”张维贤沉声问道,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千斤。

“李若琏的锦衣卫,方正化的东厂,经此一役,已初步掌握。”朱由检的声音冷冽如冰,“然其职能,绝不可再沦为党同伐异、陷害忠良的工具。孤欲将其重塑!使之成为悬在这张贪腐巨网之上的利剑!需得耳目灵通,洞察地方吏治;需得铁面无私,稽查钱粮流向;需得雷厉风行,斩断利益黑手。此事,李若琏已有腹案,不日将呈报详细章程。”

他看向两位重臣,目光如炬:“故而,新政之初,恐非一片颂歌。将有挣扎,将有反扑,甚至会有污蔑与攻讦,指向锦衣卫,指向东厂,指向孤,乃至指向力主改革的诸公。望诸公,早有准备,心有定见,勿为流言所动,勿因阻力而退。”

暮色彻底笼罩了紫禁城,文华殿内灯火通明,却仿佛被更深的黑暗包裹。朱由检的话,为刚刚议定的光明前景,蒙上了一层现实的、残酷的阴影,却也点燃了另一种更为决绝的斗志。

徐光启苍老的面容上焕发出一种异样的神采,他朗声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老朽连生死尚且看淡,何惧流言蜚语、宵小反扑!”

张维贤亦挺直了腰板,豪迈之气顿生:“勋贵与国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铲除奸佞,重整河山,乃臣等本分!监国但有所命,英国公府上下,万死不辞!”

朱由检看着眼前两位态度迥异却同样坚定的老臣,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了些许。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艰难还在后面。但至少在此刻,他并非孤身一人。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窗外完全暗下来的天空,几颗星子已经开始闪烁,清冷而遥远。

“很好。”他轻声道,仿佛在对自己说,又仿佛在对这个即将迎来剧变的古老帝国宣告,“那便……先从这张网开始,一寸一寸,把它撕开。让该见到阳光的,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