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202章 罪证如山

第202章 罪证如山(2 / 2)

一直如同影子般守在殿门口的老太监立刻小步快跑进来,躬身听令:“奴婢在。”

“去告诉李若琏和方正化,”朱由检的声音平稳得不带一丝波澜,“做得很好。将这些罪证妥善看守,清点登记造册。通知京师三品以上官员,辰时正刻(上午7点),于午门外集结。”

他顿了顿,补充道:“让他们都好好看看,看看他们中间有些人,曾经依附的、效忠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也让这京师的百姓,都看个分明!”

“奴婢遵旨!”王承恩感受到年轻监国话语深处那几乎要冻结一切的寒意,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下去传令。

……

辰时将至。

得到通知的官员们,怀着各种复杂难言的心情,从京城各处向午门汇聚。

有些人满面红光,步履轻快,那是早已对阉党深恶痛绝、却苦于无力反抗的清流官员,此刻只觉得扬眉吐气,天日重开。

有些人则面色惨白,脚步虚浮,眼神躲闪,甚至需要家仆搀扶才能行走。这些是或多或少与阉党有过牵扯、此刻生怕被清算的官员,一路上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更多的是面色惊疑不定、默默观察风向的中立派。他们被眼前这从未见过的“罪证展览”深深震撼,一方面惊骇于阉党的无法无天,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认识到,那位年仅十六岁、一夜之间拨乱反正的监国信王,其手段之酷烈、布局之深远,绝非等闲。大明的天,是真的要变了。

官员们按照品级勋爵站定,所有人的目光都无法从广场中央那几座“山”上移开。窃窃私语声越来越大,惊叹、咒骂、感慨、恐惧……各种情绪在人群中弥漫。

英国公张维贤站在勋贵队列的最前方,老成持重的脸上也难掩震动之色。他昨夜虽提前得知消息并提供了支持,但也万万没想到,信王不动手则已,一动手竟是如此石破天惊,而且效率高得可怕。更没想到,魏忠贤一党的罪恶,竟已糜烂至斯!

“国之蠹虫!国之巨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御史指着那堆刑具,气得浑身发抖,老泪纵横,“杨公、左公……你们死得冤啊!!”

他的哭声感染了不少人,许多官员面露悲戚愤懑之色。

这时,李若琏大步走到广场前方的高台上,运足中气,声如洪钟:

“奉监国信王殿下谕旨:魏忠贤、客氏、崔呈秀、田尔耕、许显纯等一干逆党,祸乱朝纲、构陷忠良、贪墨国帑、罪证确凿!今已悉数擒拿,以待国法!”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身后的罪证之山:“此等之物,便是铁证!殿下有令,公示于此,一为昭告天下,明正典刑;二为警示后来,以儆效尤!凡我大明臣工,皆当以此镜鉴,恪尽职守,忠君体国!若有再敢结党营私、贪腐弄权、残害百姓者——”

李若琏的目光如冷电般扫过台下众官,声音陡然变得森寒无比:“这便是下场!”

全场鸦雀无声。

只有晨风吹动账页的哗啦声,以及某些官员压抑不住的粗重喘息声。

“好!!”

突然,人群外围围观的百姓中,不知是谁带头爆发出了一声嘶哑的叫好声。

紧接着,叫好声、鼓掌声、咒骂魏阉的声音如同决堤的洪水般轰然爆发,汇聚成巨大的声浪,冲击着午门的城墙,也冲击着每一位官员的耳膜和心神。

“信王千岁!”

“杀千刀的阉狗!终于遭报应了!”

“老天开眼啊!”

民意汹涌,如同实质般的浪潮。许多官员在这浪潮中面色变幻,最终深深地低下了头。他们明白,经此一遭,魏忠贤及其党羽在政治上已经彻底死亡,绝无翻身的可能。而那位深居文华殿的少年监国,甚至无需亲自露面,便已凭借这“罪证如山”的无声语言和这汹涌的民意,将自己的权威和意志,狠狠地烙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

这,便是权力。这,便是新时代的序幕。

而在不远处的文华殿,朱由检负手立于窗前,似乎能听到那从午门方向隐约传来的鼎沸人声。

他的脸上无喜无悲。

“山,已经搬出来了。”他低声自语,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宫墙,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接下来,该是挖山的时候了。”

山不会自己消失,蛀空大明的,又岂止一个魏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