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客氏毒计
秋意渐浓,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也仿佛染上了一层肃杀的灰霾。天启皇帝的病势如风中残烛,忽明忽暗,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也催生了无数暗夜里滋生的魑魅心思。
咸安宫内,烛火摇曳,将奉圣夫人客氏那张保养得宜、却因焦虑和狠厉而扭曲的脸映照得明暗不定。她烦躁地踱步,指尖用力掐着一方丝帕,几乎要将其绞断。
“不行!绝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客氏猛地停步,声音尖利,像是夜枭的啼叫,打破了宫室内的沉寂。“那小信王,平日里看着怯懦,可那双眼睛…哀家每次见了,心里都瘆得慌!他若登基,岂有我等活路?”
下首坐着的是她的侄儿、宁国公魏良卿。他虽顶着国公的名头,却无半分国公的气度,此刻更是面色蜡黄,额上虚汗直冒,闻言如同受惊的兔子般抖了一下。
“姑…姑母,厂公不是已在商议…商议对策了么?或许…或许另立新君…”
“蠢货!”客氏厉声打断,唾沫星子几乎喷到魏良卿脸上,“那等大事成败未知,岂能将你我身家性命全系于他人之手?魏公公那边自然有他的谋划,但我们也得有自己的后手!朱由检…必须死在天启爷前头,或者…就在这新旧交替的当口,‘哀伤过度’、‘追随皇兄而去’!”
最后几个字,她说得又轻又慢,却带着一股砭人肌骨的阴寒。
魏良卿吓得一哆嗦,几乎要从椅子上滑下去:“姑母…弑…弑君…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闭嘴!”客氏眼神阴鸷地扫过他,“没用的东西!谁说是弑君?他现在还不是君!只是个体弱多病的信王!他若因悲痛过度,引发旧疾,药石罔效,谁能说什么?史书上不过添一笔‘信王纯孝,哀毁薨逝’罢了!”
她走近两步,压低声音,语气却愈发毒辣:“宫中秘药繁多,总有些东西,无色无味,入水即化,初时只是令人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犹如伤心过度之症。只需连续用上几日,便能悄然耗干元气,大罗金仙也难救。到时御医们只会诊断其为忧思成疾,郁结于心…哼,完美无缺。”
魏良卿听得冷汗涔涔,嘴唇哆嗦着,却不敢再反驳。
客氏直起身,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狞笑:“尚膳监有个小太监,叫王二喜,他爹娘兄弟的性命,可都捏在哀家手里。平日里专司信王如今居所膳食点心传递之事,正是最好不过的人选。”
她唤过身边一个绝对心腹的老太监,低声吩咐:“去,把王二喜给哀家‘请’来,记住,要隐秘,莫要惊动了旁人,尤其是信王那边眼线。”
老太监躬身领命,无声地退了出去,像一抹阴影融入了殿外的黑暗中。
约莫一炷香后,一个小太监被悄无声息地带到了客氏面前。他年纪不过十五六岁,面容清秀,却脸色苍白,眼神里充满了恐惧,身体微微发抖,如同秋风中的落叶。他便是王二喜。
客氏挥退旁人,只留下魏良卿和那老太监。她走到王二喜面前,伸出涂着鲜红蔻丹的手指,轻轻抬起他的下巴,力道却不容抗拒。
“二喜啊,”客氏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柔和,却像毒蛇吐信,“你爹娘的病,可好些了?你弟弟在乡下,也该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吧?”
王二喜浑身一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夫人开恩!夫人开恩!奴才爹娘…全靠夫人恩典延医用药…奴才弟弟…求夫人…”
“起来说话。”客氏收回手,语气转冷,“哀家这里有一桩天大的富贵要送你,就看你接不接得住了。”
她使了个眼色,旁边的老太监立刻从袖中取出一个用蜡封得极其严实的小指大小的瓷瓶,递到王二喜面前。
“认得这是何处当值吧?”客氏盯着他。
王二喜看了一眼那瓷瓶,如同见到毒蝎一般,眼神猛地一缩,声音发颤:“认…认得…是信王殿下暂居的撷芳殿小茶房的差事…”
“认得就好。”客氏微微一笑,那笑容却让王二喜如坠冰窟,“这里面的东西,每次取米粒大小,混入信王的参汤或者茶水里。记住,每次只需一点,不可多,也不可少。做得隐秘,无人知晓。事成之后,哀家赏你黄金千两,放你出宫,保你全家一世富贵荣华。若是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