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千户顿时勃然作色:“放肆!厂公的命令你也敢违抗?信王府是要造反不成?”
话音未落,王府围墙上突然出现数十名弓箭手,箭镞在秋阳下闪着寒光。同时,街道两旁屋顶上悄然冒出不少身影,手中的弩机对准了
千户脸色骤变,他没想到信王府竟然早有准备,而且看这架势,分明是训练有素的精锐。
“千户大人,”护卫长声音转冷,“信王府不是谁都能撒野的地方。还请带着你的人退到百步之外,否则刀剑无眼,伤了和气就不好看了。”
千户面色铁青,握刀的手微微颤抖。他接到的命令是控制信王府,但没料到会遭遇如此强硬的抵抗。眼看对方占尽地利,动起手来自己这几十号人恐怕不够看。
僵持片刻后,千户终于咬牙道:“好!好个信王府!我等就在百步外护卫,望你好自为之!”说罢悻悻地带人后退。
朱由检在窗后静静看着这一幕,心中冷笑。魏忠贤啊魏忠贤,你终究还是小看了我这个“体弱多病”的信王。
八年前,他刚穿越到这个时代时,还是个五岁的孩童。凭借成年人的心智和物理学的专业知识,他很快适应了这个身份,并开始秘密布局。
最初只是制作些肥皂、香水之类的小玩意,通过代理人销售,积累启动资金。后来在京城外建立秘密工坊,研发更重要的技术:改良炼铁法、制造简易车床、改进火药配方...
同时,他物色并培养自己的班底:心灵手巧的小太监方正化、被排挤的锦衣卫李若琏、痴迷技术的宋应星、拥有海上力量的沈廷扬...
八年蛰伏,八年隐忍,八年积累。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历史上那个孤立无援的崇祯帝。他手握一支精锐的秘密力量,掌握着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编织了一张庞大的情报网络。
“殿下,”方正化悄无声息地回到书房,“已经处理妥当。李若琏的人控制着周边制高点,锦衣卫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朱由检点点头:“做得干净些,暂时不要与魏忠贤正面冲突。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时间。”
他走到书架前,触动机关,书架悄然滑开,露出一间密室。室内陈设简洁,最显眼的是一幅巨大的大明疆域图,上面标注着各种符号和颜色。
辽东地区标红,表示后金威胁;西北地区标黄,表示旱灾和民变严重;东南沿海标蓝,表示海上贸易线和潜在的外来威胁...
朱由检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后停在紫禁城的位置。
“方正化,你说这大明江山,究竟病在何处?”朱由检忽然问道。
方正化沉吟片刻,谨慎答道:“奴才愚见,病在吏治腐败,军备废弛,民不聊生...”
“不止如此,”朱由检摇头,“大明的病根在于整个体系已经僵化。土地兼并让朝廷税基流失,宗室繁衍成为财政黑洞,科举制度选拔出的官员只会空谈道德文章,却无经世致用之才...”
他顿了顿,声音渐冷:“最重要的是,整个大明就像一间破屋,到处漏风漏雨,却无人真心修补。东林党人与阉党争权夺利,边将养寇自重,豪强欺压百姓...若不大破大立,难逃倾覆之危。”
方正化听得心惊肉跳,这些话若是传出去,足以引起朝野震动。但他深知自家殿下非同常人,这些年来提出的种种奇思妙想,最后无不证明是高瞻远瞩。
“殿下所言极是。只是这大破大立...难免伤筋动骨。”方正化低声道。
朱由检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与他年龄不符的睿智和决断:“长痛不如短痛。大明已经病入膏肓,不下猛药难以回天。魏忠贤专权,朝纲败坏,这只是表象。更深层的问题不解决,除掉一个魏忠贤,还会冒出张忠贤、李忠贤...”
他走到案前,铺开一张宣纸,提笔写下四个大字:再造大明。
“殿下...”方正化看着那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一时语塞。他明白,这不仅仅是四个字,更是一个誓言,一个决心,一个注定要震动天下的承诺。
朱由检放下笔,目光如炬:“方正化,你怕吗?”
方正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奴才这条命是殿下给的,能为殿下效死,是奴才的福分!”
朱由检轻轻扶起他:“我不要你效死,我要你陪我一起,看着大明重现辉煌,看着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
大明王朝的权力之杖,已经悬在半空。
接下来,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稚嫩的脸上浮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坚毅和决然。他望向方正化,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有条不紊的发出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