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王费尽心力,从宫中秘库、民间藏书家手中,甚至海外番邦,一点点搜罗、整理、校订出来的《考工记》相对完整的抄本。”朱由检平静地说,“宋先生,你可知本王为何要你做这件事?”
宋应星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恭敬道:“王爷高瞻远瞩,欲集古今工技之大成,着书立说,以利天下?”
“是,也不是。”朱由检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着书立说,是为了传承,是为了让后人少走弯路。但更重要的是……”
他拿起《天工开物》的手稿,轻轻拍了拍:“是为了告诉他们,技艺之道,永无止境!《考工记》是先贤的智慧结晶,但它不是终点!它只是起点!”
朱由检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宋先生!你手中的《天工开物》,不是对古人的简单复述!它是总结!是创新!是超越!是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这天地万物运转之理!是告诉世人,格物致知,方能强国富民!”
他指着书稿中关于燧发枪膛线、颗粒火药、焦炭炼铁、水力机械、乃至那尚不成熟的开花弹的章节:“这些,是本王给你的种子。你要做的,是让这些种子,在这本书里生根发芽!让后人知道,技艺可以如何改变世界!如何……再造乾坤!”
宋应星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他捧着那沉甸甸的手稿,仿佛捧着整个天下的希望!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却无比坚定:“王爷厚恩!学生……学生定当竭尽所能,将此书编纂完善!务求翔实准确,不负王爷所托!不负……这天下苍生!”
“好!”朱由检将他扶起,眼神锐利如刀,“此书,就是你宋应星的战场!是本王留给这大明,留给后世的一份……火种!一份希望!”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至于现在……魏忠贤想玩火?本王就陪他玩把大的!”
他猛地转身,看向一直侍立在角落阴影里的李若琏:“李若琏!”
“卑职在!”李若琏如标枪般挺立。
“人都到齐了吗?”朱由检声音低沉。
“回王爷!方正化总管、沈廷扬掌柜、陈子安先生,还有工坊鲁大等几位核心匠头,已在密室外等候!”李若琏沉声回答。
“让他们进来!”朱由检一挥手。
密室的门无声滑开。方正化、沈廷扬、陈子安、鲁大,还有几名神情精悍、穿着工匠短打却眼神锐利的汉子鱼贯而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凝重和一丝压抑的兴奋。
密室不大,烛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火药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气息。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图纸——燧发枪结构图、火炮剖面图、水力机械传动图、甚至还有简易的京城布防图!
朱由检站在中央一张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京城九门、皇城宫苑、重要衙门、乃至魏忠贤及其党羽的府邸位置,都用不同颜色的小旗标注得清清楚楚!
“王爷!都准备好了!”方正化上前一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更多的是狠厉,“内廷咱们的人,已经控制了乾清宫外围几处关键门户和通道!司礼监值房也有咱们的钉子!只要王爷一声令下……”
沈廷扬也接口道:“王爷!天津港的船队已经升火待发!船上装满了咱们的新式火药和开花弹!李若琏大人派去的炮手也都就位!只要信号一到,半个时辰内就能封锁大运河和通惠河口!保证一只苍蝇也别想从水路溜走!”
陈子安则捧着一本厚厚的账册:“王爷!府库银钱、粮秣、军械、火药储备清单在此!随时可以调用!”
鲁大拍着胸脯,瓮声瓮气地说:“王爷!工坊里能打的爷们儿都抄家伙了!新家伙(燧发枪)都擦得锃亮!就等您发话!砍他丫的!”
朱由检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沙盘上那象征着紫禁城的区域。他拿起一枚代表“信王府护卫队”的红色小旗,稳稳地插在了沙盘上靠近东华门的位置。
“计划不变。”他的声音平静而充满力量,“按‘雷霆’预案执行。”
他拿起另一枚黑色小旗,插在了魏忠贤府邸的位置,眼神冰冷如霜:
“魏忠贤……本王倒要看看,是你的刀快……”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沙盘角落,那里堆放着几个鲁大带来的、用油布包裹的、圆滚滚的铸铁疙瘩——正是那些哑火率高达两成的早期开花弹。
“……还是本王的‘大炮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