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凤栖梧宦海龙吟 > 第243章 暂时的冷战

第243章 暂时的冷战(2 / 2)

他抬起眼,望向养心殿的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看到了那个同样被困在孤城中的帝王。

陛下,您看到了吗?

这就是您想要的“平静”?

您以为退一步就能海阔天空,却不知这深宫朝堂,从来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您放弃了最锋利的刃,换来的不会是安宁,只会是更疯狂的反扑和更深的陷阱。

他缓缓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头的腥甜。

不行,他不能就这样倒下。

他可以忍受景琰的误解,可以忍受病痛的折磨,甚至可以忍受 eventual death (死亡) 的降临,但他绝不能容忍自己多年的心血、景琰励精图治的梦想,就这样被那些蛀虫和蠢货毁于一旦!

他挣扎着,想要坐起身。

“干爹,您要做什么?”小卓子急忙扶住他。

“笔墨。”林夙的声音虽然虚弱,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可是您的身子……”

“拿来!”林夙厉声道,随即又是一阵咳嗽。

小卓子不敢再违逆,连忙取来笔墨纸砚,在一旁的小几上铺好。

林夙靠坐在床头,喘息了片刻,然后颤抖着伸出手,握住了那支熟悉的狼毫笔。笔尖蘸饱了墨,却悬在纸面上空,久久未能落下。

他在犹豫。

此刻上书,无疑会打破目前的“冷战”局面,可能会引来景琰更大的反感。而且,他的任何举动,都可能被外界解读为不甘寂寞,意图复出,从而引来更猛烈的攻击。

但是,若再不发声,任由冯保胡闹,任由新政被废,任由代王势力坐大……后果不堪设想。

他想起那夜景琰抓着他肩膀时,眼中那份沉重的无力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陛下……终究还是需要他的。

哪怕这份需要,伴随着猜忌和防备。

笔尖终于落下,在宣纸上划出沉稳而锐利的线条。他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抱怨病情,而是就目前朝局和新政推行中几个最关键、最危急的节点,写下了条理清晰、一针见血的分析和建议。他指出了冯保代管东厂的弊端,点明了几个需要立刻加强监控的勋贵和代王党羽,甚至为如何应对清流的攻讦,提供了几条可行的策略。

他写得很慢,每一笔都仿佛耗尽了力气,额上的冷汗涔涔而下,握笔的手颤抖得厉害,字迹却依旧保持着往日的风骨,只是略显凌乱。

写完最后一句,他已是气喘吁吁,几乎虚脱。

“小卓子……”他唤道,声音微不可闻。

“干爹,奴才在。”

“想办法……把这封信……送到陛下……御案上……”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小卓子看着林夙苍白如纸的脸色和那封墨迹未干的信,重重地点了点头:“奴才明白!奴才拼死也会送到!”

养心殿内,烛火通明。

景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大部分都是弹劾林夙余党、请求修改新政的,偶有几份为林夙或新政辩护的,也显得势单力薄,语焉不详。冯保递上来的东厂简报,更是避重就轻,粉饰太平,完全看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讯息。

一股巨大的烦躁和孤独感笼罩着他。离开了林夙,他仿佛失去了最敏锐的眼睛和最灵通的耳朵,整个朝堂在他面前变得模糊而难以掌控。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林夙的存在,对于维系目前这个脆弱平衡的重要性。

难道……他真的错了吗?

就在这时,首领太监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封没有署名、火漆密封的信函走了进来。

“陛下,这是刚才有人在殿外角落发现的,指名要呈送陛下御览。”

景琰蹙眉接过。信函入手微沉,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药味。他心中一动,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他挥退左右,独自拆开信函。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虽然略显潦草无力,但那笔锋走势,他绝不会认错。

是林夙的信。

他一字一句地读着,越读,脸色越是凝重。信中所言,句句切中时弊,将他这几日来的困惑和担忧剖析得清清楚楚。那些他隐约感觉到,却又无法准确把握的危机,都被林夙一一指了出来,并且给出了精准而狠辣的对策。

这封信,像一盏灯,瞬间照亮了他眼前的迷雾。

然而,在明了的同时,一股更深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林夙在病中,在禁足中,却依然对朝局了如指掌,依然能写出如此洞若观火的分析。这份能力,让他欣赏,更让他……忌惮。

而且,林夙在信中,对他这个皇帝的处境,对他可能采取的应对,似乎都了如指掌。这种被完全看透的感觉,并不舒服。

他放下信笺,久久沉默。

林夙的忠诚和能力,毋庸置疑。但他行事的手段,以及这份过于强大的掌控力,始终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

如今,这根刺因为暂时的分离和这封突如其来的信,变得更加清晰。

他需要林夙,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封信,是求救?是示忠?还是……另一种形式的逼迫?

景琰摩挲着冰凉的玉扳指,目光落在跳跃的烛火上,眼神明灭不定。

冷战,似乎因这封信而被打破了。

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那道裂痕,是真能因此弥合,还是会在未来的风雨中,变得更深、更难以跨越?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这盘棋,因为林夙的再次落子,变得更加复杂难解。而他自己,下一步,又该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