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林夙掌印(2 / 2)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册子上那些熟悉的暗语词组,眼中翻涌着痛苦与恨意。这些暗语,他绝不会认错,是属于另一个家族的标志——一个当年与他林家势同水火,最终也在那场大清洗中灰飞烟灭的家族。

为什么构陷林家的“通敌密信”上,会使用对方家族的暗语?是有人刻意嫁祸?还是……这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牵连更广的阴谋?

线索在这里中断,指向了那深锁的禁库。那是连他现在身为司礼监掌印,也无法轻易踏入的禁区。

他必须找到办法,进入禁库,找到原始档案!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叩响。

林夙迅速将册子收起,恢复平静:“进来。”

一名身着夜行衣的东厂档头悄无声息地闪入,低声道:“督主,有消息了。”

“讲。”

“我们监控周府(周贵妃娘家)的人发现,府中一名管事,近日行为鬼祟,多次深夜出入后门,与一些身份不明之人接触。我们设法截获了他传递出的一件物品。”档头呈上一个细小的竹管。

林夙接过,从中倒出一卷薄如蝉翼的纸条。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却让他瞳孔骤然收缩:

“账册已得,藏于慈云庵。”

慈云庵!那是京城西郊一座不大起眼的尼姑庵,香火不算旺盛,但……据说与宫中某位早已失势、常年礼佛的太妃有些关联。

账册!两淮盐案那本至关重要的、记录了京城官员与宫中往来明细的账册,竟然出现在了那里!

是陷阱?还是对方藏匿证物的真实地点?

无论哪种可能,他都必须去!这本账册,是打破两淮僵局、揪出幕后黑手的关键,也可能……是进一步印证“宫里也有人”线索的实证!

“消息可靠吗?”林夙的声音带着一丝紧绷。

“截获过程顺利得……有些异常。”档头犹豫了一下,“似乎……是有人故意让我们截到的。”

故意?林夙的心沉了下去。这更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了。对方是想引他出手?然后借此做什么文章?弹劾他擅动?还是……有更致命的杀招?

但他没有选择。账册的诱惑太大,而且,他隐隐觉得,这或许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将计就计,引出更深层敌人的机会。

“加派人手,严密监控慈云庵周围所有出入口,以及所有可能与庵堂有联系的人。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轻举妄动。”林夙下令,眼中寒光闪烁,“另外,准备一下,明日晚间,本督要亲自去一趟慈云庵。”

“督主,太危险了!恐有埋伏!”档头急道。

“风险自然有。”林夙淡淡道,“但有些东西,必须本督亲自去取,亲自去印证。去吧,按吩咐行事。”

“是!”档头不敢再多言,领命而去。

值房内重归寂静。林夙看着跳跃的烛火,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知道此行凶险万分,但他别无退路。权力的巅峰,亦是悬崖之边,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养心殿内,烛火同样未熄。

景琰站在巨大的大胤疆域图前,目光凝重的落在北境那条漫长的防线上。军情紧急,粮草调度,将领选派……千头万绪,让他心力交瘁。

暗卫首领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身后,低声禀报:

“陛下,林公公已接掌司礼监,近日主要精力放在协调北境军务上,效率颇高。然东厂缉拿朝臣之举,未曾稍歇,朝中怨言日盛。”

“此外,我们监听到,东厂似乎截获了一条关于两淮案关键证物‘账册’下落的密信,指向西郊慈云庵。林公公已下令严密监控,并……似乎有意亲自前往。”

景琰猛地转过身,眉头紧锁:“慈云庵?他亲自去?”

“是。安排在明日晚间。”

景琰的心猛地一沉。慈云庵……那个地方……他隐约记得,似乎与宫中某些早已被遗忘的旧人有些关联。林夙竟然要亲自冒险?是为了那本可能牵扯广泛的账册?还是……他另有所图?

联想到林夙一直在暗中调查的先帝时期旧案,景琰的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慈云庵,会不会也与他调查的事情有关?

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举动!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深夜秘密前往一座尼姑庵,一旦被外界知晓,必将引发轩然大波!那些虎视眈眈的御史言官,绝不会放过这个攻击他的机会。

是阻止他?还是……

景琰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他需要林夙去打破两淮案的僵局,需要他去揪出内部的蛀虫。但他又忌惮林夙那不受控制的行动,担心他会惹出更大的乱子,甚至……将他这个皇帝也拖入不可预知的漩涡。

“加派一倍人手,给朕盯紧慈云庵!”景琰最终下令,声音冰冷,“朕要知道,他到底去做什么,见了什么人,拿了什么东西!一有异动,立刻来报!”

“是!”暗卫首领领命,迟疑了一下,又道,“陛下,若林公公此行……果真拿到那本账册?”

景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账册……那里面可能记录着无数见不得光的交易,可能牵扯到许多他不想动、或者暂时不能动的人。林夙拿到它,会怎么做?是秉承所谓的“法度”,一查到底?还是……借此排除异己,进一步扩张权势?

他发现自己竟然无法预料林夙的行动。那个曾经与他心意相通的小林子,如今已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难以掌控。

“先盯紧。”景琰挥了挥手,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朕……自有分寸。”

暗卫退下后,景琰独自站在空荡的大殿中,看着地图上北境那片广袤而危险的土地,又想到京城之内这暗潮汹涌、杀机四伏的局势,以及那个让他既倚重又忌惮、既熟悉又陌生的林夙。

内忧外患,如同两张巨大的网,同时收紧。

而林夙明日前往慈云庵的行动,就像一颗投入迷雾中的石子,无人能预知,它将激起怎样的涟漪,又将把所有人带向何方。

景琰只知道,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