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赎罪”本身,都能被利用来行二次盘剥之实,这比直接的压迫更令人齿冷心寒。
刘忙坐镇南郑,却仿佛亲眼目睹了江陵城中的一切。
他心念微动,一股无形的力量顺着荆襄地脉悄然扩散,“民心归流”的异能被他引向了一个单纯的念头——查账。
一时间,江陵城内外的百姓,特别是那些分到赎罪田的农户,心中都像是被点了一把火。
他们不约而同地翻出自家那份记录着田亩收成和减免税额的简陋账册,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对着官府的公告核对。
很快,便有数十户人家惊慌地报称,官府文书上记录的“赎罪减免”,根本没有在他们最终的税粮中体现出来!
小算被马良委以重任,连夜比对这些百姓的账册与粮仓的官方账本。
烛火之下,他原本清秀的脸庞因愤怒而涨得通红。
他高高举起一本官方账册,冲着灯火,对马良和邓羲大喊:“他们用双色墨!这墨迹在日光下看,是清晰的‘已退’二字,可在烛光下用特定的角度一照,‘已’字就淡去,显出
马良的脸色铁青,当即下令,查封荆州境内所有与赎罪田相关的粮仓,所有账房文书一律收缴。
审讯堂内,酷刑之下,那名主事老吏终于崩溃,涕泪横流地供出了幕后的一切。
指使他们的,并非某个贪婪的大家族,而是一群张允的残党余孽。
这些人当年随蔡瑁投降曹操,后又辗转潜回荆州,假意归顺刘备。
他们潜伏在粮政体系的底层,就是为了等待一个机会。
赎罪田的设立,在他们看来是天赐良机。
他们借此行“二次盘剥”之实,既能中饱私囊,又能将贪腐的罪名嫁祸于刘备的“伪仁”之上,彻底搞垮新政,动摇民心。
真相大白,刘先气得须发皆张。
他再次铺开一张白纸,饱蘸浓墨,重新写下“正本清源”四个大字,力透纸背。
写罢,他将笔狠狠掷于地上,怒吼道:“你们连赎罪都要欺骗,连百姓最卑微的希望都要践踏,还有何脸面自称荆州士人,还有何脸面奢谈‘荆士尊严’!”
刘忙的指令紧随而至。
他命邓羲设立“透明仓”。
所有赎罪田的粮食入库时,必须在市集广场上公开进行,百姓可随意围观。
每一袋入库的粮食,都要用烧红的烙铁印上一个清晰的“赎”字火印。
总账册则用巨幅木板悬挂于市口,三日一更,任何人都可以查看、抄录。
他还让小算在市集上办起了蒙学堂,不教经义,只教孩童识数、记账。
一时间,江陵城中童声朗朗:“一撇一捺是个人,一加一减是份真。多吃多占是蛀虫,清清白白才是人。”
蔡氏的遗孤没有离开。
她日日守在“透明仓”外,白天看着一袋袋粮食烙印入库,夜晚就睡在旁边临时搭建的草棚里。
她的坚持,像一盏无声的灯,照亮了许多百姓心中疑虑的角落。
一日深夜,一位农妇颤巍巍地端着一碗热汤,送来一件厚实的旧衣,放在她身边,哽咽着说:“姑娘,天冷,加件衣裳。我们信你,也信刘皇叔。”
【系统提示:“民心归流”定向引导成功,荆州腐败气运下降42%。】
接收到这条信息,一直紧绷着心神的刘忙刚想松一口气,胸口却猛地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仿佛被一根冰针穿透。
剧痛中,一个被他刻意遗忘的画面闪回脑海——那是“火锅结义”的那个夜晚,关羽举杯替他挡下一碗烈酒时,在他耳边用极低的声音说过的一句话。
那句话,他当时只当是二哥酒后的提醒,此刻想来,却像一道惊雷在心中炸响。
他忘了,他竟然忘了那句至关重要的话。
而就在此时,晨曦微露,浓雾笼罩的江陵城外,一骑快马正拼命冲破雾霭,向城门疾驰而来。
马上的骑士风尘仆仆,神情焦急,怀中紧紧抱着一个用油布包裹的物件。
颠簸中,油布的一角被风吹开,露出里面半卷被火燎过的焦黄书册——封面上,几个残存的隶书字迹,在晨光下赫然可见:“建安八年,蒯良夜会蔡氏密使,语……忍一时,待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