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 第152章 江东的贺礼,藏着刀

第152章 江东的贺礼,藏着刀(1 / 2)

沔阳城头,刘忙负手而立,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穿透清晨的江雾,死死锁住那支逆流而上的船队。

那面青色的苍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龙身夭矫,欲择人而噬,透着一股不加掩饰的勃勃野心。

鲁肃,字子敬。

江东的名士,孙权的股肱之臣。

他亲自前来,绝非简单的道贺。

码头上,费观作为迎宾主官,早已率众等候。

当身着儒袍、气度雍容的鲁肃走下甲板时,费观上前拱手,言辞周到,心中却暗自打鼓。

鲁肃身后,两名力士抬着一只紫檀木盒,盒上覆着明黄锦缎,显然是贺礼。

入得城中府邸,分宾主落座。

鲁肃屏退左右,亲自打开木盒,一抹温润的青光瞬间溢满了整个厅堂。

那是一块巨大的青鸾玉璧,通体无瑕,光华内敛,玉中的青鸾鸟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便要振翅飞天。

此等珍宝,堪称国礼。

“我家主公闻汉中王扫平关中,功盖当世,特遣肃献上青鸾玉璧,以贺大王开基立业。”鲁肃声音洪亮,将玉璧递向费观。

费观正要伸手去接,鲁肃却话锋一转,从袖中取出一封帛书,朗声宣读:“汉室衰微,群雄割据,致使神器蒙尘,苍生罹难。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孤共尊正统,心系汉室。权不才,愿与使君分治天下,北拒曹贼,南抚夷越,共安黎庶,以待天时。”

“分治天下”四字一出,厅堂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费观伸出的手僵在半空,指尖微微颤抖。

这哪里是贺书?

分明是一纸战书!

孙权自称“孤”,与“使君”并列,绝口不提“汉中王”三字,这分明是否认刘忙王号的合法性。

所谓的“分治”,更是将刘备的汉中王置于与他江东之主同等的诸侯地位,而非天下所望的汉室宗亲、兴复汉室的唯一旗帜。

此刻,这块青鸾玉璧便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接了,便等同于默认了孙权的“分治”之说,承认自己只是与他平起平坐的地方诸侯,这是“背主”;不接,便是当面折辱江东使节,挑起两家纷争,给曹操可乘之机。

费观冷汗涔涔,只觉得那玉璧重若千钧。

就在这死寂的尴尬中,刘忙爽朗的笑声从后堂传来:“子敬先生远来辛苦,权弟有心了!”

他大步走出,亲手从鲁肃手中接过玉璧,随手递给费观,仿佛浑不在意那封贺书的内容。

“美玉配英雄,权弟这份心意,我收下了。来人,设宴!”

酒宴之上,歌舞升平,气氛看似融洽。

鲁肃酒过三巡,故作关切地问道:“闻使君称王,并未上表天子,不知许都方面,可有回应?曹操奸猾,素以‘奉天子以讨不臣’为名,若他以此为借口西进,我江东愿为唇齿,倾力相助。”

这番话更是毒辣,明着是关心,实则是在提醒刘忙:你的王位没有得到朝廷册封,名不正言不顺,曹操随时可以“讨逆”,你汉中离不开我江东这个盟友。

满座文武脸色微变,这已是近乎威胁的试探。

刘忙却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转头对侍立一旁的吴班道:“子敬先生远来,一路风尘,寻常歌舞恐污了先生之耳。元雄,命军乐奏《汉中王颂》。”

吴班领命而去。

很快,丝竹管弦之声尽歇,取而代之的,是激越雄浑的战鼓与金戈交鸣之声。

那乐声初起如铁骑突出,继而如山崩海啸,其中更夹杂着无数人声的呐喊与欢呼,层层叠叠,汇聚成一股磅礴浩瀚的洪流,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耳膜与心神。

那不是庙堂之上的雅乐,那是沙场点兵的号角,是百姓夹道欢迎的呼声,是三军将士用命死战的咆哮!

鲁肃端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脸上的从容笑意一点点褪去,转为凝重,最后化为一丝难以掩饰的惊骇。

他闭上眼,仔细聆听,那乐声中蕴含的,是万众一心的凝聚力,是一往无前的决绝气势。

这声音告诉他,刘备的王位,不是自封的,不是盟友施舍的,而是汉中军民用刀枪和心跳共同铸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