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解决了礼仪的难题,更是赋予了这次称王无与伦比的神圣与正统!
这卷《天命录》很快被送到了刘巴手中。
他摩挲着古老的竹简,默然良久。
帐内的火光映照着他变幻不定的脸庞,最终,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卸下了心中所有的执念与骄傲。
他走到案前,重新铺开纸张,提起笔,在他那本尚未完成的《王命辨》上,写下了最后一章。
“昔高祖皇帝起于草莽,提三尺剑,斩白蛇而应天命,非因天子诏书,而因天下人心共推。今刘使君仁播四海,德被苍生,得十万民书,其重,胜过传国玉玺十道!民心即天心,民意即天命!”
写罢,刘巴掷笔而起,手持这份刚刚写就的终章,大步走出营帐,径直来到营中临时搭建的祭坛前。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点燃了手中的书稿。
“我刘巴,愚忠于旧礼,固守于陈规,险些因一己之见,而误匡扶大义!今日焚文以谢罪,告于苍天!自此之后,愿为主公鞍前马后,共赴大业!”
熊熊火焰吞噬了纸张,也烧尽了他心中最后的藩篱。
在场的文臣武将,无不动容。
而此刻,在所有人看不见的意识深处,刘备的灵魂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奇旅。
他仿佛化作一道虚无的影子,游走在汉家四百年的英灵记忆长河之中。
他“亲眼”看到刘邦立于大泽乡,一剑斩落白蛇,振臂高呼:“大丈夫当如此也!”那股起于草莽,无所畏惧的王霸之气,化作一道炽热的金流,涌入他的心口。
【叮!解锁英灵意志片段:高祖·草莽称王!】
转瞬间,他又“听”到光武帝刘秀在昆阳城下,对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说:“吾治天下,如执火救人,虽有燎原之险,亦在所不惜!”那份中兴汉室,再造乾坤的坚韧与慈悲,化作温润的金光,滋养着他的神魂。
【叮!解锁英灵意志片段:光武·中兴再起!】
而后,孝武皇帝在未央宫中怒吼的声音响彻他的脑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那股席卷八荒,拓边万里,不畏强敌的铁血雄心,化作锋锐无匹的金色剑意,刺入他的眉心。
【叮!解锁英灵意志片段:孝武·铁血拓边!】
一段段记忆,一位位先祖,他们的意志、气魄、智慧与遗憾,都化作最纯粹的能量,不断注入他的身体。
系统的提示音接连不断,他终于彻底明悟,这个所谓的“系统”,根本不是什么后世的科技产物,而是“汉室气运”在天道崩塌之际,为了延续自身而产生的最后一点本源精华!
第四日的黎明,第一缕晨曦刺破黑暗,照进帅帐。
病榻之上,刘备那紧闭了三日的眼眸,骤然睁开!
守在榻边的老碑官见状,浑身一颤,老泪纵横,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苍天有眼!王魂归体!王魂归体了啊!”
刘备缓缓坐起,扶住有些发胀的额头,只觉得五感前所未有的清明,四肢百骸充满了沛然莫御的力量。
他心念一动,尝试着沟通脑海中那股属于高祖的意志。
刹那间,一股磅礴无匹的帝王威仪从他身上轰然爆发。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如鹰隼,声音不再温润,而是充满了金石般的质感,声若洪钟:
“王不王,在德不在位。今日称王,非为我刘备一人之尊荣,为的是——这沔阳城内外的十万百姓,从此以后,有个能理直气壮喊出来的‘青天’名分!”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脑海中的系统界面轰然一震。
【“气运本源共鸣”正式开启!宿主可短暂召唤汉代英灵意志附体,以行非常之事。(注:每次召唤持续一刻钟,代价为事后昏迷一日)】
诸葛亮快步入帐,看到醒来的刘备,只是,曹操虽退,然许都方面已传檄天下,称我等‘无诏自立,形同董卓’。
东吴孙权亦遣使前来,名为祝贺,实为探听虚实,意在观望。”
刘备听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初醒的霸气与了然。
“他们要的是‘名正言顺’?好啊——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民心为诏’。”
他翻身下床,走到案前,提起笔,在一方巨大的白绢上写下八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为民而王,非为王而民。”
“孔明,命人将此八字,刻于祭天巨碑之上,要让天下人都看个清楚!”
当夜,月华如水。
刘备没有安歇,而是独自一人来到连夜赶工立起的巨碑前。
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碑上那深刻的字迹,仿佛在感受其中蕴含的万钧之力。
他抬起头,仰望着漫天星斗,轻声自语,像是在对这片土地,也像是在对那冥冥中的先祖英灵起誓。
“老祖宗们,你们的汉室,我接住了——但这一回,我不走庙堂的老路,我要用这十万百姓的脚,走出一条全新的路来。”
北斗七星高悬于天幕,星光如雨,悄然洒落,在那巨大的石碑顶端,汇聚成一点微茫,却又无比璀璨的光。
沔阳城内,一片静谧,所有的喧嚣与骚动都已平息,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黎明,积蓄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