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 第134章 嘴上说守城,我心里早把路铺通!

第134章 嘴上说守城,我心里早把路铺通!(2 / 2)

箱子打开,一股咸腥味扑面而来。

张翼挥退了左右,亲自翻检。

当他的手触碰到夹层里那个冰冷的油纸包时,指尖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他颤巍巍地打开油纸,露出了里面泛黄的信纸和那个小布包。

他几乎是抢一般地展开信,目光飞快地扫过。

那熟悉的、属于老仆的笨拙字迹,那信纸上仿佛还未干透的泪痕,以及信中每一个字句,都像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他的心上。

当他读到“日夜呼儿名,恐含恨而终”时,这位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汉子,再也控制不住,两行热泪滚滚而下。

他颤抖着手打开那个小布包,半枚冰冷的铜铃滚落在他的掌心。

那熟悉的缺口,那独特的锈迹,与他记忆深处母亲腰间那枚铜铃的清脆响声瞬间重合。

最后一丝理智的防线彻底崩溃。

他紧紧攥着铜铃,仿佛攥住了母亲的手,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不住的悲鸣:“阿母……”

次日清晨,东门城楼上的气氛异常压抑。

兵士们发现,他们的校尉张翼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十岁,双眼布满血丝,巡城时总是心不在焉,目光频频投向城外刘忙大营的方向——在那里,有一片临时搭建的工坊。

成都城内的李严察觉到了东门的异样,特地派来心腹试探,言语间带着几分敲打:“张校尉,听闻你昨夜身体不适?如今刘军围城,东门乃是重中之重,若刘军大举来攻,此门可还能守住?”

张翼缓缓转过身,面无表情地看着来使,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将军放心,我守的是这满城百姓的安危,不是一道不近人情的死令。”

来使一愣,被他话中的决绝惊得说不出话来,只好悻悻而归。

当天深夜,张翼私下召集了十余名跟随自己多年的心腹,这些人都是与他一同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生死兄弟。

他没有说太多的大道理,只是将那封家书和半枚铜铃放在桌上,沉声道:“明日,我母亲将‘病逝’于城外,我要出城奔丧。”

众人大惊失色,一人急道:“校尉,不可!张任将军的命令……”

“我知道。”张翼打断了他,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我只问你们一句,是愿意跟着一道死命令,在这座孤城里陪着某些人做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梦,还是……愿意随我,堂堂正正地活一回?”

帐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良久,一名老兵“扑通”一声跪下,声音哽咽:“校尉的娘,就是我们的娘!我等愿随校尉!”

其余人互望一眼,他们齐刷刷地跪倒一片,声如闷雷:“愿从校尉!”

与此同时,数十里外的刘忙大帐中,他正闭目凝神,仿佛在与天地沟通。

一道只有他能看见的虚拟提示框在眼前浮现:

【“东门破绽”剧情节点已触发,因果链锁定,进入最后倒计时。预计开启时间:后日子时。】

刘忙缓缓睁开眼,嘴角泛起一丝微笑,轻声自语:“张任以为用刀剑和军法就能守住一座城,却不知,这世上最坚固的墙,也抵不过远方传来的一声‘娘想你’。”

仿佛是冥冥中的感应,成都城内,正在府邸中擦拭佩剑的张任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

他眉头紧锁,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一种武人特有的直觉让他放下了剑,披上外袍,亲自提着灯笼巡视城防。

当他巡至东门时,正看见张翼在城楼的一角,点燃了三炷香,对着城外的方向焚烧纸钱。

夜风吹拂,火光明明灭灭,映着张翼那张悲恸而坚毅的脸。

张任的脚步停了下来,冰冷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孝子,当为天下楷模。但切记,莫要让忠义两难全。”

张翼闻声,缓缓转过身,对着张任叩首不起,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青石砖上。

他没有辩解,也没有求情,抬起的双眸中,没有了昨日的悲伤与犹豫,唯有如寒铁般的决绝。

城内城外,两颗同样坚定的心,因为一封信,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宿命。

夜色更深了。

当张任带着满腹疑虑离开东门,当张翼重新站起身,遥望远方,这座即将迎来命运转折的城池,在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正酝酿着另一场风暴。

城南的织坊区,这里曾是蜀锦最重要的产地,如今却一片萧条。

数百架织机在清冷的月光下静静伫立,像一片沉默的钢铁森林。

白天里织女们劳作的喧嚣早已散去,只剩下风穿过空旷工坊的呜咽声。

阿桑独自一人站在工坊的中央。

她没有看那些凝聚了她无数心血的织机,也没有看那些尚未完成的锦缎。

她的目光,死死地盯着角落里堆积如山的、由官府统一配发的素白色绢布。

那是用来制作丧服和旗幡的布料,洁白得刺眼。

夜很静,静得能听见她自己的心跳。

她那双平日里穿针引线、灵巧无比的手,此刻却微微颤抖着,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一种即将喷薄而出的、被压抑了太久的巨大力量。

她的脸上,是一种可怕的平静,平静之下,是足以焚烧一切的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