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 第133章 城外不架炮,我搭了个“民心厂”!

第133章 城外不架炮,我搭了个“民心厂”!(2 / 2)

城外的野茶棚,成了新的战场。

说书人或坐或立,用带着浓重川调的嗓音,配上悲切的哭腔,将竹简上的故事一句句讲出来:“……那张家的小娘子,灯下织锦三月,指尖都磨出了血,好不容易织成一匹,却被官兵上门夺走,她那三岁的孩儿,活活饿死在了冰冷的织机旁啊!”

城墙上的守军听得真切,城里的百姓更是想尽办法,有的偷偷攀上高墙,有的爬上屋顶,侧耳倾听。

听到动情处,不少人泪洒衣襟,城墙上下,一片压抑的啜泣声。

城中一位颇有声望的老儒秦宓,本对城外刘忙的军队抱有敌意,可当他派书童将说书内容记下后,反复读之,竟气得拍案而起,对家人道:“此非攻心之谤书,乃血泪之实录也!”说罢,他闭门谢客,奋笔疾书,写下一篇雄文,题曰《观外营而思治道》。

消息传到张任耳中,他勃然大怒,在府衙中摔碎了心爱的瓷瓶,咆哮道:“一群贱民!一些流言蜚语,便让他们忘了谁是主子!”他当即下达死命令,命城头弓箭手,射杀一切靠近城门,意图传播“流言”的人。

当夜,血腥味便弥漫在东门之外。

两名口才最好的说书人躲闪不及,被利箭穿胸而过,尸首被高高悬挂在城楼之上,以儆效尤。

张任以为,血腥的镇压能扼杀一切。

岂料,这反而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竟有上百名衣衫褴褛的织女,自发地聚集在东门之内,她们没有武器,只是齐刷刷地跪在冰冷的石板路上,冲着城楼上的守军高声呼喊:“将军!我等愿出城织布,不求工钱,只为换一斗米养活家中孩儿!”

“放肆!通通拿下!”守城的校尉厉声喝道,士兵们举着长矛上前,准备驱散人群。

“住手。”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

张翼按着腰间的剑柄,缓缓走来。

他看着那些跪在地上的女人,她们的脸上写满了绝望与祈求。

他听着她们卑微却坚决的呼声,想起了昨夜士卒的私语,想起了那碗传说中有肉糜的粥。

他握着剑柄的手,青筋暴起,最终却没有拔出。

守城校尉诧异地看着他,他只是缓缓地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地说道:“她们……没说错。”

这一夜,月凉如水。

刘忙没有在帅帐中,而是独自一人,坐上了工坊中为建造水排而搭建的最高处的木台上。

他闭上双眼,再次调用了那个他最大的秘密——“因果之眼”。

视野中,现实的世界褪去色彩,化为无数交织的因果线条。

他将意念集中于锦官城,锁定在了城中校尉张翼的府邸。

一幅清晰的画面在他脑海中浮现:灯火摇曳的书房内,张翼一把撕碎了张任发来的、要求他“严惩鼓噪者”的军令,随后对身边的亲兵低声嘱咐着什么。

虽然听不清声音,但那决绝的口型分明在说:“若再有滥杀百姓者,我便……开城!”

就在此时,一阵冰冷的机械提示音悄然在他意识深处响起:

【检测到“关键人物动摇”信号,锁定对象:张翼(蜀中校尉),忠诚度大幅下降,反叛倾向急剧升高。系统已介入,可追踪其未来三日内关键行动节点。】

刘忙缓缓睁开眼,眼中的画面散去,重归清冷的月夜。

他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胸口,那里仿佛还残留着系统启动时的微弱悸动。

他抬起头,望向远处那片被黑暗笼罩的雄城轮廓,星星点点的灯火在其中挣扎闪烁,宛如风中残烛。

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低声喃喃自语:“你们都以为,我在等有人为我打开城门。”

“不,”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如渊,“我在等——他们自己不想再关上那扇门了。”

话音刚落,他利落地从高台上翻身而下,大步流星地走向自己的帅帐,沉声喝道:“来人,传法正、糜竺、阿木议事!”

片刻之后,几名心腹齐聚帐中。

刘忙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将一张早已绘制好的锦官城防图在桌案上猛地摊开。

他的手指重重地敲在地图的某一个点上,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精光。

“‘因果之眼’的推演已经给出了结果,”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帐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三日后,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