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 第121章 祭坛一跪,江东的刀都软了!

第121章 祭坛一跪,江东的刀都软了!(1 / 2)

刘忙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落在了帐内跳动的烛火上,他平静地看着自己的谋主,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所以,我们不能只做猛虎,也要让那条蛟龙看看,我们这片山林,远比它那深潭更广阔,也更温暖。”

晨光熹微,江陵城外的薄雾尚未散尽,带着初秋的湿冷,浸透了每个人的衣衫。

然而,比这雾气更让人心头发寒的,是城外平原上那触目惊心的景象。

五百具漆黑的棺椁,如同沉默的军阵,整齐地排列在刚刚筑起的三尺土坛之前。

黑色的幡旗在微风中无力地招展,一半属于刘备军,另一半,竟属于江东孙氏。

“刘备疯了不成?他竟敢把吴军的尸首也收殓安葬?”

“嘘!小声点!没看见那边的吴军家属吗?他们也是来吊唁的。”

“可……可我们不是在打仗吗?把敌人的尸骨和我们自己的兄弟葬在一起,这算什么?”

围观的百姓压低了声音,议论声如蚊蝇般嗡嗡作响。

他们想不通,这位刚刚夺下江陵的刘皇叔,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土坛之前,刘忙一身素缟,亲率关羽、张飞及一众文武,肃然而跪。

在他身后,一块新立的石碑拔地而起,碑上是他亲手书写的八个大字,笔力遒劲,仿佛带着金石之声:“同仇敌忾,共卫汉土”。

碑文下还有一行小字:“为赤壁死难将士立”。

就在这时,一队人马自东而来,为首者正是奉孙权之命前来交涉的鲁肃。

他本是带着满腹的质问与戒备而来,准备就江陵归属问题与刘备展开一场唇枪舌战。

可当他看到眼前这片肃穆而诡异的祭奠场时,脚步骤然一顿,所有准备好的说辞都卡在了喉咙里。

他的目光扫过那五百具棺椁,最终停留在那些明显属于吴军的棺木上。

他策马走近,翻身下马,每一步都走得极为沉重。

他惊愕地发现,每一具吴军棺椁的棺盖上,都用白漆工整地写着逝者的姓名、籍贯,甚至卒于何年何日。

不仅如此,棺椁旁边还摆放着一些阵亡时所遗留的残破甲胄或兵器,擦拭得干干净净。

鲁肃的视线被一顶冲撞得变了形的头盔吸引。

那头盔的侧面,有一个不起眼的“诚”字刻印,是他亲手为自己那勇武过人的侄儿鲁诚打上的。

他猛地伸出手,指尖颤抖地抚摸着那冰冷的铁器,一股热流直冲眼眶。

“这是……这是我侄儿鲁诚的头盔!”鲁肃的声音嘶哑,他霍然抬头,通红的眼睛死死盯着土坛上的刘忙,“你们……你们竟连这些都一一收殓了?”

刘忙缓缓起身,并未回头。

他的声音不高,却在这片寂静的旷野中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赤壁一战,你我联手,杀的是篡汉的曹贼,是董卓的余党。倒在这片土地上的,无论是荆州兵,还是江东兵,都是为匡扶汉室而死的英雄。他们是兄弟,不是仇敌。”

他转过身,面对着成千上万的军民,指向身后的石碑,一字一顿地说道:“英雄的鲜血,应该为守护国土而流,不该为争夺城池而洒。若是因为你我之争,让这些共赴国难的将士在九泉之下还要刀剑相向,那才是对他们英魂最大的亵渎与侮辱!”

话音未落,身侧的邓芝上前一步,展开一卷祭文,用带着哭腔的激昂声音高声诵读起来:“呜呼哀哉,汉祚式微,国贼窃柄……江东健儿,荆楚义士,血染大江,魂归故里……今立此碑,共祭英灵,不分彼此,永志同心……”

声泪俱下的祭文,如同一柄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人群中,那些前来寻觅亲人尸骨的吴军遗属,再也抑制不住悲痛。

一名妇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抱着一块不知是谁的尸布,放声痛哭。

她的哭声仿佛一个引信,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悲伤,哭声连成一片,在江陵城外久久回荡。

“报——都督!周都督亲率三百铁甲卫士前来!”

一声急报划破了悲戚的气氛。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周瑜一身甲胄,面色铁青,按剑而来。

他身后的三百铁甲卫士杀气腾腾,每一步都踏出沉重的声响,仿佛要将这片土地踩碎。

周瑜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他没有看刘忙,而是环视整个祭坛。

他的目光扫过那块刺眼的石碑,扫过那些分不清敌我的棺椁,最后,落在了那群抱头痛哭的吴军家属身上。

就在这时,他看到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妇人,正抱着一块吴军的尸布泣不成声,几乎要昏厥过去。

旁边一名年轻的刘军士卒见状,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水囊,又从旁边的火堆上取了一碗热汤,小心翼翼地递到老妇人嘴边,低声劝慰着。

那一刻,周瑜握着剑柄的手,不易察觉地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设想过无数种可能,刘备或据城顽抗,或巧言令色,他都准备好了雷霆一击,将这虚伪的祭坛踏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