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原本破败的村落旁,立起了崭新的学堂,朗朗的读书声传出很远。
他信步走进一间,见数十名孩童正跟着老师诵读《论语》。
他含笑问一个最前排的垂髫小童:“你可知,为何要读书为学?”
那孩童仰起脸,目光清澈,大声答道:“先生说,读书是为不做睁眼瞎,不受人蒙骗。将来若有机会,也想当个像刘使君那样,不贪百姓一粒米的官!”
孔明闻言,捋着长须,欣慰地开怀大笑。
归途中,他恰好遇到了奉命前来观察形势的韩嵩。
这位昔日刘表的幕僚,此刻脸上满是复杂与苦涩:“我曾以为,孔明先生与刘使君所为,不过是收买人心的伪善之举。可我行遍零陵,竟见百姓自发筹款,于郡城外立起一座‘仁政碑’,上面并列刻着主公、先生与法正先生三人的名讳。韩嵩……无地自容。”
法正起初对这套“民心能战”的说法,始终抱着一丝实用主义的怀疑。
在他看来,民心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远不如真金白银和精锐士卒来得可靠。
直到一个月夜,数名敌方细作趁着夜色潜入长沙城外的一处新建粮仓,意图纵火。
他们刚摸到墙角,还未动手,就被守夜的一位老农发现了。
那老农并未惊慌喊叫,而是吹响了挂在胸口的竹哨。
尖锐的哨声划破夜空,下一刻,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整个村庄的灯火瞬间亮起,上百名刚刚结束一天劳作的壮丁,手持锄头、粪叉、扁担,呐喊着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将那几名训练有素的细作团团围住,不消片刻便生擒活捉。
当法正赶到现场,看到那些衣衫朴素、眼神却凶悍如狼的农人,以及被捆得结结实实的细作时,他受到的震撼无以言表。
他喃喃自语:“他们……他们护的不是官府的粮仓,是在护他们自己的命。”
刘忙站在他身边,点了点头,目光深邃:“所以我说,孝直,民心从来不是靠金钱收买的,是靠一碗饭、一条路、一份公道,慢慢养出来的。”
这一夜,当刘忙独坐窗前,望着江面上点点渔火时,那熟悉的、只有他能看见的系统界面悄然浮现。
【检测到“民心共振”被动效果触发,来自青、徐、荆三州的归附流民总数已突破二十万。】
【恭喜宿主,成功解锁“仁政扩散”专属效果:辖区内每新建一所学堂,将自动提升周边三县百姓忠诚度,并小幅增加对流浪士人的吸引力。】
刘忙的嘴角微微上扬,他想起了那些嘲笑他只会施小恩小惠的世家大族,想起了那些笃信唯有铁与血才能铸就霸业的诸侯。
他低声自语:“你们总说,枭雄当以手中刀剑开国立基。可我这一刀,却是用万民的米粮和尘世的公道,一寸寸磨出来的。”
千里之外,许都,丞相府中。
一盏上好的青瓷茶盏被狠狠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曹操手持一份来自荆州的密报,面色铁青,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刘备……荆南的百姓……竟然在自发为他立碑祈福?!”
而在荆南,一场更大的变革正在酝酿。
法正拿着最新的郡县地图,指着零陵与桂阳之间那条崎岖难行的百里山道,面露难色:“主公,此路乃商旅要道,然崇山峻岭,艰险异常。若要将其修成坦途,所需人力物力,远超之前所有工程的总和。光是搅拌砂石,恐怕就要耗尽民力。”
刘忙看着地图上那条蜿蜒的细线,眼中却闪烁着成竹在胸的光芒。
他笑了笑,缓缓道:“孝直,人力有时而穷,但器物之力,却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