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 第51章 搞风搞雨?不如来当“模范地主”!

第51章 搞风搞雨?不如来当“模范地主”!(1 / 2)

琅琊郡的秋风,终于吹熟了漫山遍野的期盼。

金色的稻浪自地平线的一端涌起,层层叠叠,一直铺展到天际。

试验田里,那些被精心照料的稻株,每一株都弯下了沉甸甸的腰,仿佛在向大地行着最谦卑的礼。

稻穗饱满得几乎要炸开,坠得稻秆都无法直立。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农,正是徐氏,他颤抖着手,从田里掐下一支最肥硕的稻穗,在掌心粗暴地揉搓,吹去谷壳,露出的竟是粒粒赛过珍珠的米粒。

他将几粒放入口中,用力一嚼,那股混合着阳光与泥土的清香瞬间溢满口腔。

他浑浊的老眼亮得惊人,猛地回头,对着身后同样满脸震惊的乡亲们嘶吼道:“收!都给我仔细着收!一粒都不许掉在地里!这……这亩产,怕是奔着三石去了!”

三石!

这个数字像一道惊雷,在人群中炸开。

寻常年景,一石已是丰年,如今竟翻了近两倍!

短暂的死寂后,是震天的欢呼。

无需监工,无需催促,所有人都疯了一般扑进田里。

镰刀挥舞的声音汇成一片悦耳的交响,连田埂上奔跑嬉戏的孩童,口中都哼唱着新编的歌谣:“一犁翻春土,秋来饭满釜;刘使君不征丁,反送牛与锄!”

高高的望楼上,刘忙凭栏而立,衣袂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他看着下方那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看着那些发自内心欢笑的面庞,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充斥胸膛。

眼前,只有他能看到的淡蓝色光幕上,一行文字正在闪烁:

【区域任务“一郡粮产自足”即将达成,倒计时:7日】。

“主公。”身后传来邴原沉稳的声音。

他手捧一卷竹简,躬身呈上,“截至昨日,全州已垦荒田一十二万亩。其中,军屯安置三万兵卒,已能自给自足;民屯吸纳流民八万余人,初见成效;而商屯,已吸纳豪强商贾投资合计二十万斛粮,用于购买农具、牛种及修缮水利。”

一旁的糜竺接过话头,这位商业奇才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意:“何止如此。连江东的鲁子敬都派人渡江来问,下个季度的商屯,他们能否也入一股。主公这招‘以商养农’,算是彻底盘活了徐州的死水!”

刘忙缓缓点头,目光从沸腾的田野收回,落在这两位左膀右臂身上,语气坚定:“民心可用,粮草已足。是时候,把那些根深蒂固的‘破旧’,彻底变成人人向往的‘立新’了。”

几日后,一纸盖着州牧大印的公告,传遍徐州六郡。

公告宣称,为庆祝徐州首季屯田大丰收,州牧府将于琅琊举办“秋收大典”,邀请全州所有士绅、豪强、商贾及流民代表共赴盛会。

公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项大奖的设立:“模范地主奖”、“勤劳农户奖”、“仁义商贾奖”。

凡获奖者,不仅能名扬全州,更能享受未来三年名下产业赋税减免三成,且官府将优先、高价采购其出产之粮草货品。

此令一出,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那些原本对屯田政策持观望、甚至抵触态度的豪强大族,瞬间坐不住了。

减税、官府订单,这两项无论哪一个,都足以让他们怦然心动。

第一个做出反应的,竟是下邳都尉吕虔。

他亲自赶赴州牧府,当着刘忙的面,慨然献出名下百顷良田,并主动申请将家族的商业渠道并入商屯体系。

“州牧大人经天纬地,属下之前鼠目寸光,险些错过这富州强民之良机。”吕虔一揖到底,声如洪钟,“我愿为徐州富庶,尽一都尉之责!”

就在徐州内部风起云涌之时,一位不速之客也抵达了琅琊。

光禄大夫赵歧,奉朝廷之命前来巡视。

他此行的目的很明确——搜集刘备擅改田制、与民争利的证据,上表弹劾。

在他看来,自古以来田地便是世家大族的根基,刘备如此行事,无异于挖天下士族的墙角,是彻头彻尾的乱政。

然而,当他真正踏上徐州的土地时,眼前的一切却让他无比困惑。

一路行来,所见皆是阡陌交通,田野如织,新建的水渠纵横交错,将河水引入每一片田地。

更让他惊奇的是,百姓见到他这身官服,非但不躲不避,反而会主动上前来,笑着拱手称一声“使君麾下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