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医学创新奖”最终花落“星火计划”。这不仅是荣誉,更是官方对林默所倡导的普惠医疗理念的最高认可,标志着“星火模式”在国内获得了无可争议的正统地位。鲜花和掌声环绕之下,“星火”团队却无暇庆祝,因为更艰巨的挑战已迫在眉睫。
基里维纳群岛的首都机场,简陋得只有一个跑道和一间棚屋。陆青屿带着两名技术骨干和十几个沉重的装备箱,历经辗转,终于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湿热的海风裹挟着浓烈的咸腥味扑面而来,与怒江干冽的山风截然不同。
欢迎仪式简单而热情。基里维纳卫生部长亲自接待,但眼神中除了期盼,还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很快,忧虑的源头浮出水面。
“陆博士,非常欢迎你们的到来。”部长搓着手,语气带着歉意,“只是……你们带来的这些设备和使用的新型技术,需要经过我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当于FDA)的紧急使用授权批准。流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陆青屿心里一沉。她预想过各种技术和文化障碍,却唯独忽略了这道行政门槛。在怒江,一切为了救命可以特事特办,但在这里,他们必须遵守国际规则。
“需要多久?”她保持着冷静。
“最快……可能也要两三个月。”部长无奈道,“而且,可能需要补充很多技术文件和临床数据。”
两三个月?名单上那几个危重患儿,可能连一个月都等不了!陆青屿瞬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更棘手的事情发生在他们临时设立的诊所。尽管前期做了大量沟通,但当真正面对那些抱着孩子、眼神中混杂着希望与恐惧的岛民父母时,文化的隔阂还是具体而微地显现出来。
一位母亲指着陆青屿带来的心脏模型,惊恐地问:“你们……是要把我孩子的‘心’拿出来修理吗?”无论翻译如何解释这只是模型,她都固执地认为那是不祥之物。
另一位父亲则坚持要在手术前,由部落的祭司先为孩子举行一场驱邪仪式,否则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
陆青屿想起了林默的教诲。她没有争辩,而是拿出了准备好的、画风温和的示意图,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手术只是在血管里放一个“小网兜”把漏洞补上。她也尊重了那位父亲的要求,在确保无菌操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允许祭司在手术室门口进行了简短的祈福。
信任,在这一点一滴的尊重和妥协中,艰难地建立着。
然而,最大的暗礁来自海上。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律师函,被直接发送到了基里维纳卫生部和“星火计划”的官方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