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保障安全的底线(1 / 2)

星火培训学院的课程进入到真动物实验阶段。这是从模拟到临床不可跨越的一步,也是检验学员们真实水平的试金石。

实验室内,经过严格伦理审查的实验用猪已经麻醉就位。学员们需要分组完成胸腔镜下的肺楔形切除手术。

“记住,”林默在实验开始前环视所有学员,“你们面对的虽然不是真人,但必须抱有对生命的敬畏。在真正的手术中,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后果。”

学员们分组进入手术间。刘鑫被分在第二组,与赵德明——那位来自灾区县医院的优秀医生——以及另一位学员搭档。

第一组学员的手术在张浩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轮到刘鑫这一组时,观察室里的气氛明显变得不同。连埃里克都往前走了几步,更靠近观察玻璃。

手术开始,刘鑫作为主刀,操作规范得近乎刻板。每一个动作都严格按照流程手册执行,没有任何创新,但也没有任何差错。

“刘医生今天格外谨慎啊。”观察室里有人小声评价。

苏晚晴却微微蹙眉。这种过分的“规范”显得不太自然,仿佛在刻意掩饰什么。

手术平稳地进行到关键步骤——肺门结构的分离。就在这时,刘鑫突然停下操作,语气严肃地说:

“一助牵拉力度不够,暴露不充分。按照流程手册第52页的标准,这个角度的暴露无法确保安全分离。”

担任一助的赵德明愣了一下,随即调整了牵拉力度和角度。

然而刘鑫再次摇头:“还是不够。赵医生,你在基层待久了,可能习惯了将就。但在‘星火计划’,我们要追求的是绝对的标准。”

他的话语看似在强调标准,实则带着居高临下的批评。赵德明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但还是继续调整。

观察室里,几位教师交换着眼神。刘鑫的要求确实符合流程,但在这个具体病例中,显得有些吹毛求疵。

“他在故意制造压力。”埃里克突然用英语低声对林默说。

林默微微点头。他看出来了,刘鑫不是在技术上使绊子,而是在心理上施压,试图让搭档出错。

果然,在刘鑫接连的“指正”下,赵德明开始显得紧张。当他再次调整牵拉位置时,手臂出现了轻微的颤抖。

就是现在!

刘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手中的分离钳突然加速,以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探入——

“停!”林默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入手术室。

所有人都愣住了。

林默快步走入手术室,目光冰冷地看向刘鑫:“刘医生,你刚才的操作偏离标准流程15度,目的是什么?”

刘鑫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镇定:“林主任,我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暴露角度。流程是死的,人是活的,适当的变通是必要的。”

“变通?”林默指向监控屏幕,“你的‘变通’导致分离钳尖端距离肺动脉只有1毫米。如果赵医生的牵拉再偏移哪怕半分,后果是什么?”

手术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看清了那个危险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