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第二天清晨,林默带着住院医张浩查房。少年刘晓宇恢复得极快,心率平稳,杂音消失,脸上也有了血色,正捧着手机玩游戏,看到林默进来,立刻乖巧地放下手机。
“林医生,谢谢你。”少年的话语简单,眼神里却满是感激和后怕。他隐约知道自己的手术似乎比想象中更复杂一些。
林默例行检查了伤口,听了心肺,查看了引流和各项指标。
“恢复得很好。”他言简意赅,“明天可以试着下床活动。”
“谢谢林医生!”刘父刘母又是一阵千恩万谢。
走出病房,张浩忍不住感叹:“林老师,您真是太厉害了!高副主任那边……”他欲言又止,显然也听说了些手术前后的事情。
林默没接话,只是走向下一个病房。对他而言,手术成功是必然,过程中的些许波澜,不值一提。
然而,他不计较,却有人计较。
上午十点,心胸外科医生办公室的气氛略显凝滞。高远副主任召集了一个小型的术后病例讨论会,重点是刘晓宇这台“简单”的VSd修补术。
“林医生,”高远坐在主位,手指敲着桌面上的ct报告和手术记录,“你这个术前增强ct,申请的理由是‘排除并发畸形,确保手术安全’,对吧?”
“是。”林默站在一旁,神色平淡。
“结果呢?”高远拿起ct报告,“确实发现了两个微小的筛孔,你在术中也处理了。这一点,做得不错。”
他先扬后抑,话锋一转:“但是!这两个筛孔如此微小,即便术中未能发现,术后产生显着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可能性有多大?患者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这份增强ct费用不菲,额外的辐射暴露又该如何衡量?我们做医生,不能只追求技术上的万无一失,更要考虑患者的整体负担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主治和住院医:“过度检查的苗头,绝不能开!尤其是年轻医生,更不能仗着有点技术就随心所欲!”
一番话,冠冕堂皇,站在了“患者利益”和“医疗原则”的制高点上。几个原本对林默心存佩服的医生,此刻也觉得高远的话似乎有几分道理,眼神有些游移。
张浩想开口辩解,被旁边的李斌用眼神制止。
林默静静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被指责的恼怒,只是平静地开口:“高副主任,请问‘显着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标准是什么?是等到出现不可逆的肺动脉高压,还是等到传导束受损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切入要害:“医疗原则的第一条是预防为主。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代价更高的并发症,这正是对患者利益的最大负责。至于费用,一次预防性的ct检查,与术后残余分流再次手术、或安装起搏器的终身费用相比,孰轻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