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一次主刀(1 / 2)

刘晓宇的增强ct结果像一阵无声的风,吹散了心胸外科里某些人对林默“侥幸”的最后一丝质疑。现在,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新来的住院医,他的“常规”和别人的“常规”似乎不在同一个维度上。

手术日安排下来,刘晓宇的室缺修补术被排在了第一台。手术通知单上,主刀医生一栏,清晰地印着“林默”两个字。

这意味着,他将第一次在滨海附一院、在心胸外科,独立主刀一台心内直视手术。虽然是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虽然会有上级医师(大概率是秦雪或另一位高年资主治)在台下监督,但这意义截然不同。

消息传出,不少没手术的年轻医生和实习生都悄悄挤到了手术室的观摩室里。他们都想亲眼看看,这个声名鹊起的“神医”,做这种基础手术时,是否真的无可挑剔。

更衣室里,林默一丝不苟地刷手,水流冲刷着他修长而稳定的手指。镜子里映出的眼神,平静得像深潭,看不到一丝第一次主刀的紧张或兴奋,仿佛只是要去完成一件日常琐事。

【苍生医典】已将手术步骤、可能出现的变异、应对方案模拟了无数遍,反馈回绝对的自信。

高远副主任今天也“恰巧”没有安排手术,他抱着胳膊,早早地站在了观摩室的最前面,脸色淡漠,眼神却锐利如鹰。

手术开始。

麻醉,消毒,铺单。林默的动作流畅而精准,没有一丝多余。

开胸,锯胸骨,切心包,暴露心脏……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解剖层次清晰得让观摩的住院医们暗自咋舌。这哪里像个住院医,这熟练度分明是浸淫多年的老手。

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液灌注,心脏缓缓停止跳动,手术野安静下来。

最关键的心内操作阶段到来。

无影灯下,林默的双手稳得可怕。他精准地切开右心房,显露室间隔缺损区域。

“吸引器。”他的声音透过口罩,低沉而清晰。

器械护士迅速递上。

观摩室里,高远的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传来的术野画面。他看到林默并没有急于处理那个最大的主要缺损,而是用精细的镊子,极其轻柔地拨开缺损下缘的肌小梁,仔细探查。

“他在干什么?”有实习生小声问,“不先缝主要的吗?”

张浩在一旁,眼睛发亮,压低声音解释:“林老师在找ct上显示的那两个小筛孔,位置很深,必须现在处理,不然等大缺损补上就看不到了。”

果然,林默的镊尖在一个极其隐蔽的位置轻轻一点,露出了一个针尖大小的孔隙,几乎看不到血流,但确实存在。接着,又在不远处找到了另一个。

高远的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这小子,眼神也太毒了,手感更是精准得离谱。

林默采用了一种极细的带垫片双头针褥式缝合方式,精准地穿过那两个微小缺损周边的健康组织,避开紧邻的传导束,轻柔地推送垫片,结扎,剪线。动作快、准、稳,没有丝毫犹豫。

两个潜在隐患被无声无息地消除。

接下来是主体缺损的修补。林默选择了一片大小合适的自体心包补片。修剪,缝合。

他的缝合技术再次让观摩室陷入一片寂静。针距均匀得像是用尺子量过,进针出针的角度、深度无可挑剔,每一针都精准地落在最牢固的组织上,对周边结构的影响降到最低。打结的力度恰到好处,既确保闭合严密,又不会切割脆弱的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