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270章 翰林受辱激朝议 陈彦奉旨练水师

第270章 翰林受辱激朝议 陈彦奉旨练水师(2 / 2)

殴辱翰林官!这性质比之前设想的士子受辱要严重十倍!这已经不仅仅是文人意气之争,而是赤裸裸地挑衅大雍朝廷权威!

尤其是御史台的御史们,以及翰林院的其他官员,个个气得浑身发抖,面色铁青!这是打在所有官员脸上的巴掌!

“反了!反了!蛮夷安敢如此!”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此乃藐视朝廷!”

“陛下!此等狂徒,必须严惩!处以极刑!”

“倭国必须给我大雍一个交代!”

文武百官群情激愤,请战之声,惩凶之议,响彻大殿。

然而,就在群情鼎沸之际,一个沉稳中带着忧虑的声音响起:

“陛下!臣有本奏!” 只见吏部侍郎李云冬出列,躬身道,“陛下息怒!陈大将军忠义之心,天地可鉴!倭使无礼,确属可恶,必须严惩!然……跨海远征倭国,事关重大,尚需慎重啊!”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继续道:“倭国远悬海外,风涛险恶,跨海征战,耗费钱粮巨万,胜负难料。且我朝新立,国库空虚,河北赈灾方毕,百废待兴,实不宜再启大规模战端。依臣愚见,不若将倭使严惩,遣使责问倭国主政者,令其谢罪、惩凶、约束浪人,方为上策。若轻启战端,恐虚耗国力,得不偿失啊!”

李侍郎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一些被愤怒冲昏头脑的大臣心上。几位老成持重的官员也纷纷点头附和:

“李侍郎所言有理,跨海征战,非同小可。”

“国库空虚,确是实情,还望陛下三思。”

“逞一时之快,恐非国家之福啊。”

朝堂上的气氛,顿时从一边倒的主战,出现了一丝分歧和犹豫。

皇帝赵宸眉头微皱,看向陈彦。

陈彦心知这是关键时候,他必须给出一个更实际、更无法反驳的理由。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口,声音洪亮,压过了议论声:

“李侍郎忧国之心,本官佩服!所言国库空虚,亦是实情!”

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主张息事宁人的官员:“然而,李侍郎,诸位大人!莫非以为,我们仅仅是为了报复倭使殴辱之仇,就要劳师远征吗?”

他踏前一步,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凛然之气:“非也! 我等要做的,更是为了保境安民,为了扫清我大雍沿海的心腹大患——倭寇!”

“诸位大人可曾想过?” 陈彦语气沉痛,“近年来,东南沿海,倭寇肆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多少村庄被焚?多少百姓惨死?多少良家妇女被掳?我沿海州府,为此耗费多少军饷,牺牲多少将士?此患不绝,我大雍海疆永无宁日!沿海百姓永无安居乐业之日!”

他指向南方,痛心疾首:“而这一切的根源,大多便来自倭国!那些浪人、武士,很多便是倭寇主力!倭国纵容不管,甚至暗中支持!此次倭使狂言,正是其国内对我朝轻视态度的体现!今日他敢殴辱我翰林官,明日就敢纵容更多倭寇侵我海疆!”

陈彦目光炯炯,看向皇帝和众臣:“陛下!诸位同僚!即便我们暂不跨海征伐倭国本土,为了东南沿海百万生灵的安危,为了我朝海疆的太平,我们也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 必须肃清海道,剿灭倭寇!”

“练兵、造船、肃清海疆,此乃守土之责,无关是否远征!如今有倭使无礼之事,正可借此契机,名正言顺地加强水师,整饬海防! 若水师强大了,能御敌于国门之外,能护我商旅渔民平安,届时,是否远征倭国,主动权便在我手!若其继续为恶,我水师雷霆一击,亦可直捣巢穴!若其畏威怀德,遣使谢罪,我朝亦可彰显天威,不战而屈人之兵!”

他最后重重一揖:“故臣请旨,非为一时意气,实为长治久安之计!建强水师,清剿倭寇,护我海疆,此乃当前第一要务!望陛下明察!望诸位同僚以苍生为念!”

陈彦这一番话,将议题从“是否要远征报复”的争议,巧妙且合理地转移到了“必须建立强大水师以清剿倭寇、保卫海疆”这个几乎无人可以反驳的共识上来了!

果然,此言一出,连之前反对的李文远等人也陷入了沉思。清剿危害沿海多年的倭寇,这是任何有责任心的官员都无法反对的事情。

皇帝赵宸眼中精光一闪,心中暗赞陈彦机变。他趁势猛地一拍龙案,怒声道:“陈爱卿所言极是!倭寇之患,甚于疥癣! 殴辱官员是表象,倭寇肆虐才是根源!朕意已决!着镇军大将军陈彦,即日持节,总督沿海水陆兵马,率新军一万,前往福建泉州港,整饬水师,操练海军,打造战船,首要之务,便是给朕肃清海道,剿灭倭寇!** 同时,密切监视倭国动向!所需一应钱粮物资,户部、工部、兵部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皇帝将“讨伐倭国”的最终目标,暂时隐去,突出了“剿倭”这个当前最正当、最紧迫的任务。

“臣!遵旨!必当竭尽全力,练就强军,肃清海疆,以安黎民!” 陈彦重重叩首。他知道,他的计划,已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