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261章 深入灾区施仁政 积怨难平生民变

第261章 深入灾区施仁政 积怨难平生民变(2 / 2)

随后,陈彦一刻不敢耽搁,亲率八千新军主力,携带剩余大部分物资,继续向灾情最严重的河北腹地挺进。

越往北,景象越是凄惨。洪水肆虐的痕迹触目惊心,许多村镇已完全被夷为平地,只剩下断壁残垣。大地一片泥泞泽国,昔日良田尽成沼泽,水面上漂浮着家具、木材、牲畜和人的尸体。幸存下来的灾民,聚集在地势稍高的土丘、残破的城墙或官道上,缺衣少食,在寒风中苦苦挣扎,疫情已开始显现端倪。

陈彦心如刀割,命令军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惜一切代价向前推进。每至一处有灾民聚集之地,便立刻设立赈济点,施粥施药,救治伤员病患。同时,他亲自勘察水情,指挥新军将士和招募的灾民中的青壮,利用沙袋、木石,甚至拆毁废弃房屋的材料,开挖沟渠,疏通堵塞的河道,奋力将泛滥的积水引导回黄河主河道,希望能尽快退去洪水,露出土地。

他反复强调:“救灾先救民! 人的性命是第一位的!无论如何,要先让活下来的人有饭吃,有衣穿,有病能治!” 新军将士在他的带领下,不仅是一支武装力量,更是一支救灾队、工程队和医疗队。他们的到来,给绝望中的灾民带来了一线生机。陈彦的仁政和雷厉风行的手段,也迅速传播开来,许多灾民听闻“陈青天”来了,纷纷从藏身之处涌出,寻求庇护。

然而,河北地域广阔,灾情极其严重且分散,陈彦纵然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兼顾所有地区。

就在陈彦忙于在几个受灾核心区全力救灾、疏导洪水的同时,在河北东北部的景州,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爆发。

景州本是此次洪灾的重灾区之一,洪水退去缓慢,疫情蔓延,灾民死伤惨重。而当地的官员,非但不思救灾,反而变本加厉地贪腐。景州所属的阜城县令,名叫吴良德,是个有名的贪官。洪水过后,他不仅将朝廷下拨的少量赈灾粮款大半中饱私囊,还勾结当地劣绅,囤积居奇,高价售卖粮食,甚至强征灾民中残存的财物,逼得百姓卖儿鬻女,易子而食。

灾民们起初还存有一丝希望,等待朝廷救援。但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贪官污吏更加残酷的盘剥和日益增多的死亡。绝望和仇恨,如同干柴,堆积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一日,吴良德又派衙役到城外最大的灾民聚集地催逼“修堤捐”,实则勒索。衙役如狼似虎,抢走灾民最后一点口粮,还打伤了几名反抗的百姓。积压已久的怒火,终于被点燃!

“狗官不让我们活!跟他们拼了!”

“反正都是死!杀了狗官,抢了粮仓,还能多活几天!”

“对!拼了!”

在几名颇有威望的乡老和走投无路的青壮带领下,数千名被逼到绝境的灾民,拿起木棍、锄头、菜刀,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怒吼着冲向了阜城县城!

县城守军本就稀少,且军心涣散,见灾民势大,一触即溃。暴怒的灾民很快攻破了城门,涌入城中,直扑县衙!

吴良德正在县衙后宅,搂着抢来的民女饮酒作乐,闻听灾民暴动攻入城中,吓得魂飞魄散!他慌忙收拾细软,带着几名心腹家丁,连官印都顾不上拿,从后门仓皇出逃,一路马不停蹄,逃往了距离景州府城最近、且手握部分兵权的靠山——他的姑父,景州府团练使的驻地,哭诉求救去了。

而阜城县城,则彻底陷入了混乱。灾民们冲入县衙,砸毁公堂,打开官仓,疯抢粮食。然而,仓中存粮早已被吴良德贪墨大半,所剩无几。抢不到足够粮食的灾民,愤怒之下,开始将怒火转向城中的富户、商铺,抢劫、纵火、斗殴……一场求生的暴动,迅速演变成了失去控制的骚乱。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向四方。景州及周边地区的灾民,闻风而动,骚乱有蔓延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