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城外,太孙军大营,中军帐内。
“吴邪主力……回师建安?!”
太孙赵宸与陈彦几乎同时失声,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错愕!这个消息如同平地惊雷,在原本因捷报频传而士气高昂的军营上空,炸开了一团浓重的疑云。帐内其他将领,如昭武校尉石头等,也个个面露不可思议之色。这完全超出了他们最可能的预判!
按照常理,吴邪在得知老巢被围、援军覆灭后,最合理的选择应该是两种:要么,凭借兵力优势,迅速攻下眼看就要陷落的富庶泉州,获得补给,然后向南流窜,进入朝廷控制力更弱的闽南、岭南山区,凭借复杂地形与官军周旋,这才是流寇的生存之道;要么,自知不敌,化整为零,分散潜入山林,避其锋芒。无论哪种,都比率领疲惫之师,千里回援,一头撞上以逸待劳、装备精良的官军主力要明智得多!
这简直是自投罗网!
短暂的震惊过后,太孙赵宸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毕竟是经历过云州战火历练的储君,深知临阵决断容不得丝毫慌乱。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帐中众将,最后定格在眉头紧锁、陷入深思的陈彦身上:“维岳,此事……你如何看?吴邪此举,太过反常!”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彦身上。这位年轻的参军,虽以文采闻名,但其在云州之战及此次南征中展现出的谋略与洞察力,已深得全军信重。
陈彦没有立刻回答,他快步走到悬挂的巨大舆图前,目光如同鹰隼般,死死盯住代表吴邪贼军从泉州回师建安的那条粗壮箭头,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转着,将近期所有情报、敌我态势,在脑海中急速拼接、推演。
帐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只有火把燃烧发出的噼啪声,以及陈彦手指无意识敲击地图边缘发出的轻微“笃笃”声,这声音敲在每个人的心上,更添几分紧张。
良久,陈彦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冷静而锐利的光芒,他转向太孙,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凝重:
“殿下,此事绝非寻常!吴邪此举,违背常理,近乎自寻死路!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走到地图前,用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建安城的位置,语速加快,分析道:“殿下请想,自我军南下以来,连战连捷!石亭全歼‘穿山甲’万余人,常胜横扫建安郡内,兵不血刃光复数城!这半月来,我军与贼军大小接战十余次,贼军表现如何?可谓一触即溃!其所谓十数万大军,不过是裹挟乌合之众,真正能战的老贼,恐怕连两万都不足!其装备、训练、士气,与我百战新军相比,判若云泥!”
他目光扫过帐中诸将,语气斩钉截铁:“我军一个冲锋,便可击溃其数倍之敌!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吴邪身经百战,岂能不知?他应当比任何人都清楚,正面决战,他绝无胜算!”
太孙赵宸微微颔首,脸色愈发凝重:“不错。正因如此,孤才觉得蹊跷。他既知不敌,为何还要回来?”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陈彦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抽丝剥茧的锐利,“除非……他有不得不回来的理由!或者……他有了能战胜我军的……错觉或错误的凭仗!”
“错觉?错误的凭仗?” 太孙眉头紧锁,“此言何解?”
陈彦沉吟道:“臣一时也难以断定。或许……他高估了建安城内的储备和守军意志,认为只要能冲入城中,凭借城防和存粮,便能与我军长期对峙?或许……他误判了我军的实力和意图,以为我军分兵扫荡郡内,主力围城兵力不足,他率主力回援,可内外夹击,击破我军?”
他摇了摇头,眼中困惑更深:“但这些理由,似乎都不足以支撑他行此险棋。放弃即将到手的泉州,千里回师,与我精锐决战……这更像是一场绝望的赌博,而非理智的决策。除非……他得到了某种错误的情报,或者……有我们尚未掌握的底牌?”
陈彦的思绪飞速运转,排除了各种可能,但始终无法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汉王的可能性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但立刻被他否定了。汉王毕竟是皇室亲王,太孙的亲叔叔,即便与太孙有矛盾,又怎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与祸乱国家的巨寇勾结?这太过骇人听闻,且毫无证据,他不敢,也不愿往这个方向去想。
太孙听着陈彦的分析,也觉得迷雾重重,他沉声道:“无论如何,吴邪既来,我军便需严阵以待!其举动反常,更需谨慎!维岳,依你之见,眼下该如何应对?”
陈彦收敛心神,将疑虑暂时压下,专注于眼前的战事:“殿下,为今之计,需做两手准备!”
“第一,对外,战略不变!吴邪既来,正中我军‘围点打援’下怀!正好趁其长途跋涉,士卒疲惫,一举歼灭其主力于建安城下!此乃明局,需以雷霆万钧之势,速战速决!绝不能被其拖住!”
“第二,对内,需更加警惕!吴邪此举反常,其军中或有诡计,或其本人已陷入疯狂,不可按常理度之。需立即加强营垒戒备,多派斥候,严密监控其行军动向及建安城内守军反应,防止其狗急跳墙,行险一搏。同时,后勤粮道乃我军命脉,需加派得力人手护卫,沿途关卡严加盘查,确保万无一失!”
“此外,” 陈彦目光扫过地图,“可传令常胜校尉,暂停对建安南部残敌的清剿,率骑兵主力向大营靠拢,作为机动策应力量,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好!就依维岳之计!” 太孙当机立断,“石校尉!”
“末将在!” 石头踏前一步。
“即刻起,全军进入最高战备!加固营垒,多备守城器械,准备迎击吴邪主力!此战,许胜不许败,务必以最快速度,击溃当面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