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216章 密信传晋谋借刀 毒计迫奢反心燃

第216章 密信传晋谋借刀 毒计迫奢反心燃(1 / 2)

荆州,汉王行辕,夜。

烛火在微风中摇曳,将人影投在营帐的毡壁上,如同鬼魅般晃动。阴先生看着汉王那副色厉内荏的模样,心中已然明了。仅凭言语鼓动,已无法让这只惊弓之鸟铤而走险。他需要更强大的外力,来推汉王最后一把,或者说,需要将这里的情况,尽快传递给真正能下决断的人。

阴先生退出汉王营帐,并未回到自己的住处,而是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来到了行辕边缘一处堆放杂物的僻静角落。 这里早已有一名穿着普通士卒服装、但眼神精悍的汉子在等候。此人乃是阴先生暗中培养的死士,也是他与晋王府联系的秘密信使之一,代号“灰雀”。

“情况有变。” 阴先生的声音低沉而迅速,没有丝毫感情,“王爷怯懦,不敢行险。‘惊蛰’计划,恐难实施。”

灰雀面无表情,只是微微点头,表示明白。

阴先生从怀中取出一个不及巴掌大的扁平金属盒,盒身漆黑,毫无纹饰。他熟练地打开盒盖,里面是特制的薄如蝉翼的纸和一根极细的墨笔。他借着微弱的月光,以一种特殊的、极其微小的字体,飞快地在纸上书写起来。内容正是他向晋王禀报的情况:汉王闻计虽动心,但终因恐惧而犹豫不决,暂停行动,恐难成事,请晋王殿下早做决断。

写毕,他小心地将纸卷成细小的纸卷,塞入一个同样小巧的空心铜管中,用蜡密封严实。然后,他将铜管递给灰雀,目光锐利地盯着他:“此信至关重要,必须亲手交到‘老家’的‘掌柜’手中,绝不可经第二人之手!沿途若有任何闪失,你知道该怎么做。”

灰雀接过铜管,毫不犹豫地将其吞入腹中!这是最保险的传递方式,除非身死剖腹,否则无人能发现。他单膝跪地,抱拳低声道:“属下明白!誓死完成任务!”

“去吧,连夜出发,走水路,经襄阳转道,务必尽快!” 阴先生下令道。

灰雀再拜,起身,身形一晃,便融入了浓浓的夜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并州,太原,晋王府。数日后。

夜色如墨,晋王府的书房却烛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却驱不散那股深沉的寒意与谋算的气息。晋王赵睿身着一袭暗紫色常服,端坐在紫檀木大案之后,案上摆放着几卷摊开的兵书舆图,但他此刻的目光,却凝注在刚刚由心腹秘密组织“幽影”的首领呈上的一件东西上——那是一个小小的、被蜡封得严严实实的铜管。

“幽影”首领低声道:“王爷,‘灰雀’昼夜兼程,方才抵达。信物在此,他已按规矩,在府外安全处等候。”

晋王微微颔首。“幽影”首领熟练地用匕首划开蜡封,取出里面卷得极细的纸卷,小心翼翼地展开,铺在晋王面前的案上。那纸薄如蝉翼,上面的字迹细小如蝇头,需要凑近烛光才能看清。

晋王俯下身,目光如炬,逐字逐句地阅读着阴先生传来的密信。信中的内容清晰而简洁:详细描述了汉王听闻“引寇作乱、诱歼新军”的毒计后,从最初的意动、到深思后的恐惧、再到最终的犹豫退缩,明确表示“恐难成事”,并恳请晋王“早做圣裁”。

随着阅读,晋王脸上那惯常的沉稳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但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搭在扶手上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些许,指节微微泛白。良久,他缓缓直起身子,将密信轻轻推至案桌中央,指尖在光滑的案面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起来,发出规律而低沉的“笃、笃”声,在这寂静得能听到烛花爆裂声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压抑。

“呵……” 一声极轻的、几乎是从鼻腔里发出的嗤笑,打破了沉默。这笑声里没有温度,只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混合着讥讽与彻底失望的意味。“孤的这位四弟啊……” 他开口,声音平稳,却字字冰冷,“果然是一滩糊不上墙的烂泥。空长了一副贪婪的心肠,却生了一颗鼠兔之胆。刀子递到他手里,他连比划一下的勇气都没有。真是……废物至极。”

他早已预料到汉王可能会犹豫,却没想到对方竟怯懦至此。这彻底打乱了他精心布局的“借刀杀人”之策——本想驱使汉王这把“钝刀”去与太孙赵宸这块“坚石”碰撞,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能以匡扶社稷、平定内乱的名义,坐收渔翁之利,顺理成章地迈向至尊之位。如今,这把刀自己锈蚀了,畏缩不前,让他如何不恼?

侍立在书房阴影处的,是一位身披灰色僧袍、面容清癯古朴、眼神却深邃如古井的老者,正是晋王最为倚重的谋士,慧明法师。他虽作僧人打扮,却常年居于晋王府中,以其深远的谋略和冷静的判断,成为晋王决策的核心智囊。他见晋王神色语气,便已知晓密信内容大致为何,也明了晋王此刻的心绪。

慧明法师缓步从阴影中走出,烛光映亮了他平静无波的脸庞。他单手竖掌,微微躬身,声音平和而低沉,仿佛能安抚人心的梵唱,但说出的话却直指核心:“王爷,奢王怯懦,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然,箭已搭弦,弓已拉满,岂能因矢钝而废射?若任其蛰伏荆州,苟安一隅,待太孙在京城根基日深,羽翼渐丰,陛下心意亦可能随之而变……届时,王爷再欲有所图,恐事倍功半,难矣。”

晋王抬起眼帘,目光锐利地看向慧明法师:“法师之意,是怪孤当初选错了这把‘刀’?还是说……如今要孤亲自下场,挽弓射箭?” 他的语气平淡,但其中蕴含的一丝烦躁与审慎,却被慧明法师敏锐地捕捉到了。亲自起兵,风险莫测,乃下下之策,非到山穷水尽,晋王绝不愿行此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