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殿前侍卫解下腰刀,双手奉上。雍帝命内侍将短刃固定在一张结实的木几上,刃口朝上。然后,他示意那名侍卫:“用你的刀,全力劈砍此刃!”
“遵旨!”侍卫深吸一口气,运足臂力,大喝一声,手中制式腰刀带着风声,狠狠劈向固定在木几上的短刃刃口!
“铿——咔嚓!”
一声刺耳的金铁交鸣声后,紧接着便是清脆的断裂声!只见那侍卫手中的腰刀,竟从中断为两截!前半截“当啷”一声掉落在金砖地上!而木几上那柄短刃,依旧稳稳地固定着,刃口处,只留下一个微不可察的白点!
殿内一片寂静!所有内侍、侍卫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地上那半截断刀和完好无损的短刃。
雍帝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几步走到木几前,拿起短刃仔细端详,又捡起地上的断刀查看切口,平整光滑!他脸上的疑虑尽去,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激动!
“好!好!好一柄神兵利器!”雍帝连说三个“好”字,声音洪亮,回荡在殿中,“削铁如泥!真正的削铁如泥!陈彦真乃国士也!竟能炼出如此神钢!”
他手持短刃,意气风发,仿佛年轻了十岁:“有此等利刃在手,我大雍将士如虎添翼!匈奴鞑虏的皮甲弯刀,焉能抵挡?破敌之日,指日可待!哈哈哈!”
狂喜过后,雍帝冷静少许,询问起细节。赵宸便将陈彦如何攻坚克难、目前产能有限、以及先行组建千人陌刀营的计划,详细禀报了一番。
雍帝听得连连点头:“陈彦思虑周全,不骄不躁,确是实干之才!不盲目求全,先练尖刀,此乃老成谋国之道!好!就依此策行事!”
他坐回龙椅,沉吟片刻,朗声道:“陈彦献此炼钢奇术,于国有大功!不可不赏!传朕旨意!”
殿内众人肃立聆听。
“擢升新军参军、翰林院修撰陈彦,为翰林院侍讲学士,秩从五品,仍兼新军参军,总领新军匠作及陌刀营筹建事宜!”
“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御马一乘!”
“另,赐‘国之干城’ 匾额一方,以示嘉奖!”
旨意一下,赵宸大喜,连忙代陈彦谢恩:“孙臣代陈彦,谢皇祖父隆恩!”
雍帝抚须笑道:“此子乃宸儿你简拔于微末,亦是你的慧眼识珠。望你二人同心协力,早日为朕练出这支无敌新军!陌刀营成军之日,朕要亲自校阅!”
“孙臣遵旨!必不负皇祖父厚望!”赵宸铿锵应道。
消息传回新军大营,陈彦刚刚小憩醒来,便接到了升迁赏赐的旨意。营中将士闻之,无不欢欣鼓舞,与有荣焉。陈彦本人倒是颇为平静,谢恩之后,便将赏赐的金银大部分投入匠作营以扩大规模,锦缎分赏有功工匠,御马留作代步,至于那块“国之干城”的匾额,则被他恭敬地悬挂在了匠作营的正堂之上,以激励众人。
他知道,皇帝的厚赏是对他过去努力的肯定,但真正的挑战和使命,才刚刚开始。陌刀营的遴选与训练,新式兵器的量产与装备,都还需要他投入全部的心力。他望着校场上那些挥汗如雨的新军将士,又看了看匠作营中重新燃起的熊熊炉火,目光坚定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