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118章 归乡路定湖广约 顽弟心结兄长解

第118章 归乡路定湖广约 顽弟心结兄长解(2 / 2)

安抚好大人,陈彦这才蹲下身,平视着还在抽泣的陈松,语气温和地问道:“松儿,告诉大哥,你真的那么讨厌读书吗?”

陈松抬起泪眼朦胧的眼睛,看着大哥温和的目光,不像爹爹那样凶,胆子也大了一些,小声嘟囔道:“也……也不是讨厌……就是……就是坐不住。先生讲的之乎者也,我听不懂……那些字密密麻麻的,看得我眼晕……我喜欢在外面跑,看虫子打架,帮爷爷喂马,哪怕是跟着石头哥练拳都比坐着强……”

陈彦耐心地听着,没有打断他。他从堂弟的话语和眼神中,看到的不是顽劣,而是一种对抽象文字和禁锢课堂的本能排斥,以及对鲜活、具体事物的天然亲近。

“所以,你不是故意气二叔二婶,也不是不想学好,只是觉得读书这条路,不适合你,对吗?”陈彦轻声引导。

陈松用力点头,眼泪又涌了出来:“嗯!大哥,我是不是很没用?给家里丢脸了……可是……可是我真的很努力想听懂了,就是听不懂嘛……”

陈彦心中了然。他沉吟片刻,对陈松说:“松儿,既然你觉得读书坐不住,大哥也不逼你。但你要明白,无论做什么,都不容易。这样吧,明天开始,你跟着爷爷和大伯下地干活几天,看看种地是不是比读书轻松。”

第二天,陈彦真的让陈松换上了短打衣衫,跟着祖父和陈延峰去了麦田。初夏的日头已经有些毒辣,陈松起初还觉得新鲜,但没过多久,弯腰除草、搬运农具的辛苦就让他叫苦不迭,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皮肤也晒得发红。晚上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稳了。

陈彦看着瘫在椅子上的堂弟,问道:“松儿,种地辛苦吗?”

陈松有气无力地点点头:“辛苦……太辛苦了,大哥。”

“那你觉得,是种地辛苦,还是坐着读书辛苦?”

陈松犹豫了一下,小声道:“都……都辛苦……但种地更累身子……”

陈彦趁势引导:“你看,世上没有轻松的事。读书固然要费脑子,但若能明事理,知古今,将来或许能找到更轻松些、也能让家人过得更好的法子。比如,懂得水利,可以更好地灌溉田地;懂得算学,可以更清楚收支;懂得道理,可以更好地与人交往。读书不是为了死记硬背,是为了让你将来有更多的选择,明白吗?”

陈松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虽然对读书依然提不起太大兴趣,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样全然排斥,也隐约明白了大哥的苦心——读书是一种工具,一种可能改变命运的工具。

陈彦也没有强求他立刻转变,只是对二叔陈延岳说:“二叔,松儿还小,性子未定。既然他坐不住书斋,强逼反而适得其反。不如先让他跟着您学学制作肥皂,或者跟着爷爷种种地,干些他感兴趣的实在活计。或许在实践中,他反而能体会到知识的用处,将来再引导他读书明理,或许事半功倍。读书未必要精深,但识文断字、明白基本事理,总是有益的。”

陈延岳见儿子经过一天劳作确实蔫了不少,又听了陈彦入情入理的话,怒气消了大半,叹口气道:“彦儿你说得在理。罢了,就先依你,让他跟着我打打下手吧。总不能真成了睁眼瞎。”

祖父陈满仓也点头赞同:“循序渐进也好。咱们陈家,能出彦儿这样的读书种子是福气,松儿能踏实本分,学好手艺,把日子过好,也是出息。”

一场家庭风波,在陈彦的巧妙调解和务实建议下,终于平息。陈松虽然对读书还是兴致缺缺,但至少不再恐惧和抗拒,也对即将跟着父亲学手艺有了些期待。

傍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气氛融洽。陈彦说起了自己即将前往省城武昌参加乡试的决定,以及和赵修远、柳云卿的约定。家人虽然对乡试的激烈竞争有所了解,但出于对陈彦绝对的信任和支持,都纷纷表示赞同,嘱咐他安心备考,家里一切不用惦记。

饭后,陈彦看着疲惫但安静的陈松,心中暗想,每个人的路都不同,强求不得。对于堂弟,或许先让他在实践中成长,比硬塞书本知识更为有效。未来的路,还需要他自己去摸索。

夜色渐深,陈家沟恢复了宁静。陈彦知道,这次回家,不仅是为了团聚和备考,更是为堂弟解开了一个心结,为他的人生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而他自己,也将在短暂的休整后,奔赴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考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