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前倨后恭(1 / 2)

解决了家里生意上的事情,薛蟠正式拜访了梅家。

梅家是文官一脉,家主在翰林院任职编修,属于清流士大夫阶层。

拜访了梅翰林之后,薛蟠也逐渐弄清了原因。

梅家是清流士大夫,虽然官职品阶不高,但是社会地位不错。

他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当初之所以当时和薛家签订婚约。

除了本来和薛蝌父亲私交不错,主要原因就是看上了薛家的财富。

再说薛家也算是名门大族,梅家和薛家联姻也算是各取所需。

现在他家对婚约的事情推诿,确实也是因为薛家走了下坡路。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梅家觉察出了,不仅是薛家,整个四大家族都开始整体衰败。

现在和薛家联姻不但不能在经济上得到补充,反而有可能受到薛家的牵连。

弄明白了原因,那就好解决了。

薛蟠从侧面展示了一下自己这些年取得的成果。

薛家和京城周家关系很好,再加上薛蟠现在在东宫之中任职,而且还做的不错,和太子的关系很融洽。

梅翰林听了之后忽然对薛家有了重新的认识。

如果真的像薛蟠所说的那样,那他家和薛家联姻所有的阻碍也就没有了。

梅翰林经过详细调查,确定了薛蟠所说的都是真的。

再加上随着肥皂在京城之中一炮而红,迅速蔓延开来。

京城之中各大势力也都慢慢知道了,肥皂生意背后站着的是东宫。

薛家是明面上的操盘手,薛家和太子的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

梅翰林立马就改变了态度,对于自家儿子和薛宝琴的婚约满口答应。

如今肥皂在京城之中名声鹊起,在各大家族和富裕家庭之中迅速流行开来。

薛蟠也开始扩大肥皂的生产规模。

虽然肥皂价格昂贵,不是一般小门小户能用得起的。

但是京城之中豪门望族富商豪客众多,导致肥皂的数量供不应求。

仅仅一两个月之后,肥皂生意就带来了不菲的财富。

肥皂的成本可不高。

一块被切割好的标准大小的肥皂重约二两,成本也不过是20文。

但是肥皂可是能卖上100文的高价,足足是有4倍的利润。

现在每个月肥皂的销售额在3000两银子左右。

其中的毛利就是2400两,刨除各项其他成本纯利可达到2000两左右。

而且生产能力还在提升中。

薛蟠根据京城的消费规模,估算每个月将来的销售金额能达到5000两.

一年就是6万两的销售额,其中的纯利就有4万两。

而且这还是京城一地,如果扩展到全国。

那仅凭肥皂这一项,每年可能有几十万两的利润。

这让薛蟠咋舌不已。

他原本想的是占有其中两成的利润,但是现在想想,这有些高了。

如果他挣了这么多钱,那就成出头鸟了,这很不妙。

最近在东宫之中他又结识了太子妃的弟弟齐修志。

齐家作为太子的外戚,本身家族就有一定实力,依靠太子的关系如今更是蒸蒸日上。

薛蟠决定把其中一成的利益让给齐家。

这样就能和齐家交好。

只要利益关系绑定,他和东宫所属的派系联系自然也会越来越紧密。

这种情况东宫当然也知道。

太子自然是兴奋异常,几十万两白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