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宝琴的婚约(1 / 2)

薛家现在他家并不缺钱。

原本家里的积累都已经很丰厚了,即使现在每年没有进项薛家也能继续富足几十年上百年。

单从财富上算,薛家还真不次于贾家。

就连贾家都可以用积累的财富造出一个大观园来。

听说贾家建造大观园花费的巨资在300万两银子以上。

当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挪用林如海留给林黛玉的遗产。

但是贾家自己出资也在100万两以上。

贾家都有100万两,林如海都有200万两,他们薛家当然也不会次于他们。

薛家的排场可没有贾家这么大,每年的进项比贾家只多不少,那么这些年积累的财富自然是在贾家之上。

薛姨妈也和薛蟠透过底,他家的财富总数超过了150万两白银。

所以对于现在的情况还真危及不到他们的根本。

只要忍过阵痛期,到时候总有恢复的那一天。

薛蟠把这个想法和母亲说明。

薛姨妈当然清楚,只是因为有些胆小吓住了。

通过薛蟠的解释她逐渐也稳定了心神。

至少薛蟠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事情做了就必须得有结果。

现在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具体怎么样到时候就清楚了。

就像像薛蟠说的那样,有好的结果那他薛家就继续坚持。

如果形势不好那再抽身退回也有机会。

毕竟四大家族只是撤销了庇护,并没有亲自下场,双方的关系还有缓和的余地。

现在薛家和贾家的关系有了波折,宝钗和香菱自然也就不去贾家了。

虽然由于局势变化的过快,原本和贾家小姐们亲密的关系戛然而止有些不舍。

但是她们自然也知道,自己是薛家,当然要以薛家的利益为重。

生意受了影响,薛家内部自然是闹腾起来。

薛蟠虽然是嫡长一脉,但是整个薛家家族人数众多,其他分支受了影响对嫡长一脉自然就很不满意。

很快就从金陵老家来了许多薛家人,对薛蟠的所作所为口诛笔伐。

对这些人的反应薛蟠早有准备,对他们同样进行了解释,但是效果很不好。

虽然是一个家族但是支脉众多人心自然就不齐。

各自维护自身的利益,在薛家争吵不休。

薛蟠也没有办法,结果双方闹得很不愉快。

很多人愤怒的离开,并且扬言薛蟠他们长房一脉既然不顾大局,那么也不要怪他们不讲仁义。

大部分薛家人选择了和长房一脉分道扬镳,继续投奔原本的四大家族。

薛家虽然没有在明面上分裂,但是在内部也分成了两派。

绝大多数人决定继续和四大家族固有势力站在一起。

薛潘继续坚持既定的道路,只有很少人站在了他这一方。

他的堂弟薛蝌和薛宝琴也来了。

本来堂弟家也是巨富之家,叔父和薛潘的父亲一起合作专门为皇家采办海外奇珍异宝获利颇丰。

不过薛蟠的父亲死后,时间不长,薛蝌的父亲也去世了。

两兄弟接连去世对薛家的影响非常大,导致薛家开始走下坡路。

在现场薛蝌听了薛蟠和伯母的解释之后,他站在了薛蟠这一方。

他们这次前来京城除了处理此件事,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薛宝琴的婚约问题。

薛宝琴在薛蟠叔父在世的时候定好了和京城梅翰林一家的婚约。

不过由于他家两兄弟先后去世,家族开始走下坡路,梅家也有了小心思。

他们很可能是不想履行婚约了。

这次他们兄妹两人来到京城,最主要就是想让长房一脉出面给梅家施加压力。

毕竟已有婚约,如果被人退婚那薛宝琴就太受影响了。

女儿家被退婚,无论是什么原因对名声都很不好。

所以等其他薛家人离开之后,薛蝌带着妹妹薛宝琴留在了薛蟠家。

薛蟠对于堂弟薛蝌和堂妹薛宝琴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薛科外表俊朗,一表人才,在学识上也有一定能力,比原本他这个纨绔子弟可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