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山药卖钱了(1 / 2)

张正堂看张福这小子挺上心,他也就放心了。

拉着陈睿往山药地走:“得去瞧瞧这金疙瘩,如今山药可是抢手货。”

刚到晒场边,就见秦老汉正指挥着村民把山药往苇席上摆。

褐黄色的山药沾着湿润的泥土,粗的有小孩胳膊壮,细的也比手指长,一个个滚圆饱满,在夕阳下泛着瓷实的光。

“张老爷您看!”秦老汉拎起根两尺多长的山药,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这是咱村头一茬种出来的,比山里挖的野生货壮实多了!野山药那细麻杆似的,哪有咱们种的喜人!”

张正堂接过山药,用指甲轻轻刮了刮表皮,露出里面乳白的肉,黏液顺着指缝往下淌,带着股清甜味。

“确实是好东西。”他掂了掂分量,对身后的伙计道,“把秤搬来,今天收的这些先过秤,明儿一早就装车。”

伙计们应声搬来杆大秤,村民们七手八脚地把山药装筐。

秦老汉蹲在一旁,手里攥着根炭笔,在木板上一笔一划记着:“李三家的,五百二十四斤;王二婶的,四百二十一斤……”

张正堂看着忙活的村民,对陈睿道:“如今长安药铺收的野生山药,得十文一斤,还多是细瘦带须的。草堂村这种植的,既能入药,又能当菜炖肉,咱们味真楼自己就能消化了。”

“我今年给村民定的收购价是四文钱一斤。”陈睿道,“比种粟米强多了,也能让他们上心侍弄。明天您留百十斤,给孙仙长送去药局。”

“好!”张正堂点头,眼瞅着最后一筐山药上了秤,伙计报数:“张老爷,总共八千五百三十八斤。”

“三十四贯多,我再添点,三十四贯五百文吧!”

他当即让随从打开钱箱,哗啦啦倒出三十个银饼子和四贯多铜钱,盛在大簸箕里,往石桌上一放。

铜钱叠着铜钱,银饼子压着银饼子,在夕阳下闪得人眼晕,碰撞声“叮叮当当”响,像串起了一串欢喜。

秦老汉凑过去,手指抖着数了三遍,突然抹起了眼泪:“这……这太多了啊!……”

“多的是辛苦钱。”张正堂笑道,“往后山药种得好,收入还能往上提。”

周围的村民们早围了过来,看着簸箕里的铜钱,有笑的,有抹泪的。

一个瘸腿的老汉拄着拐杖挪过来,望着铜钱直念叨:“活了六十年,头回见这么多钱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秦老汉望着陈睿,忙擦了擦眼睛:“郎君!张老爷给了三十四贯!”

“收得顺利就好。”陈睿看着堆成小山的山药,“这些钱打算怎么分?”

秦老汉清了清嗓子,往村民中间站了站,声音洪亮:“我早合计好了!这八千多斤只是头一批,等今年这十几亩地收完,拢共能有一两万斤,到时候咱们一笔笔算清楚——”

他掰着手指头数:“谁开春上山挖的种子多,多分;谁平时给山药地除草、施肥最上心,多分;谁收山药时起得最早、挖得最仔细,多分!”

“那是自然!”旁边有人喊,“狗剩子为了挖野生山药种,在山里崴了脚都没吭声!”

“李嫂子天不亮就去地里薅草,露水打湿半条裤腿!”

秦老汉抬手往下按了按,接着道:“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谁也别想占便宜!另外,得留出一部分,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和没劳力的人家,不能让他们冬天断了炊!”

村民们听了,都连连点头:“秦伯说得在理!”“就该这样!”

陈睿看着眼前这幕,心里暖融融的。

他对秦老汉说:“这个法子妥帖。既让肯出力的人得实惠,也能顾着村里的难处,这样大伙的心才能往一处拧。”

他转头对张正堂道:“明年种子够了,我们打算把东边那片荒坡开出来,多种个几十亩。到时候产量上去了,伯父收起来也方便。”

张正堂笑得眼睛眯成了缝:“那我可等着!到时候我派马车来拉,保准不让你们的好东西压在手里。”

说完,就让伙计把刚才记的各家挖的山药数量拿来对照分钱。

伙计把记着斤两的木板递过来,秦老汉接过,往石桌上一放,清了清嗓子:“都围过来些,咱们当众算,当众分,谁也别嫌少,谁也别想多占!”

他先点了狗剩的名:“狗剩,你是咱们村挖山药种山药最厉害的。你开春挖的野山药种最多,装了满满好几麻袋,我给你称了有四百六十五斤,按野生山药市价应该值四五贯,加上你地里头挖的,你得分六贯多头一份,不过今天你别急,今天你先拿着五贯,等收完了再给你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