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宫中夜宴(1 / 2)

跟太子几个小娃娃又混了大半天,趁着送两个小混世魔王的功夫,陈睿取了一套酒具一副玻璃碗,来到了程府。

程府的后园里,石榴树的影子被灯笼拉得老长。

陈睿刚把锦盒放在石桌上,就见一个魁梧的身影大步流星从月亮门进来,络腮胡散开,正是从泸州回来述职的程咬金。

“陈小子,你可算来了!”程咬金嗓门比大喇叭还响,手里还提着个酒坛,封口处缠着红布,“刚从陛下那儿讨了坛葡萄酿,说是西域进贡的稀罕物,正愁没好杯子装,你就送东西来了!”

他一眼瞥见桌上的锦盒,伸手掀开,眼睛顿时瞪得像铜铃。

玻璃酒壶躺在锦缎里,壶身透亮得能照见他的络腮胡;四只酒杯更是精巧,杯口描着圈金纹,在灯光下泛着莹光。“这是啥宝贝?比琉璃还亮!”

陈睿笑着拿起酒壶:“这叫玻璃,比琉璃纯。程伯父试试用它装葡萄酒。”

程咬金连忙让家仆取来银壶,将暗红色的葡萄酒倒进玻璃酒壶里。

酒液刚入壶,就见那暗红中透着紫,像把晚霞揉碎在了里面,连酒液里悬浮的细小花纹都看得一清二楚。

他给每人斟了一杯,玻璃杯中,葡萄酒晃出圈圈涟漪,紫得愈发剔透,倒比在瓷杯里看着多了几分妖冶。

“好家伙!”程咬金端起酒杯,对着灯笼照了照,“这酒装在这儿,看着就够劲!”

他抿了一口,咂咂嘴,“往年喝这葡萄酿,总觉得味儿冲,今儿用这杯子一装,倒品出点果香来了。”

陈睿也端起酒杯,酒液沾着杯壁滑下,留下淡淡的痕迹。

“这玻璃透光,能看清酒的成色,喝着也更有滋味。”

“你这玻璃真是绝了!”程咬金放下酒杯,抓起块酱牛肉塞进嘴里,“陛下那儿是不是也有?我今儿去述职,见他案上摆着套茶具,亮得晃眼,当时还纳闷是啥宝贝,原来是你做的!”

“刚给陛下送了几套。”陈睿道,“打算在草堂村建个工坊,批量烧些出来,往后让长安的酒肆都能用得上。”

“建工坊?缺人不?”程咬金拍着胸脯,“我程家有批老手艺人,烧窑、打铁都在行,你要是用得上,我让人给你送来!”

“伯父的心意领了,工匠暂时够了。”陈睿笑着摆手,“只是这玻璃娇贵,往后往外地卖,还得靠伯父这样常跟地方打交道的人帮着说句话。”

“这算啥!”程咬金灌了口葡萄酒,“下次去蜀地来,我把这酒具往他们面前一摆,保管他们掏金子蜀锦来换!”他又拿起个玻璃碗,往里面夹了块牛肉,“你看这碗,装啥都鲜亮,赶明儿我让后厨都换上,来客了也显咱程府体面!”

夜色渐深,后园里的笑声混着酒香飘得老远。

程咬金非要留陈睿再喝几杯,说要尝尝用玻璃碗喝绿蚁醉的滋味。

陈睿拗不过,只得坐下相陪。月光透过枝叶,照在玻璃酒具上,映得杯中的酒液像流动的宝石,连程咬金的络腮胡,都仿佛染上了层透亮的光。

临走时,崔夫人硬塞给陈睿两匹蜀锦,还打趣道:“这给你,给称心的人做件衣裳,配你这玻璃首饰,保管好看!”陈睿红脸笑收下。

接下来的几日,陈睿脚不沾地地连轴转。

好在工部派了专司营造的官员前来协助,丈量土地、夯实地基、规划窑炉位置,事事都按章程推进。

草堂村的工地上,夯土声、锯木声、工匠的号子声日夜不息,不过几日,工坊的地基已稳稳立在地上,青砖砌起的窑炉雏形初显,管事的工匠说,照这进度,一个月后定能点火投产。

转眼便到中秋前两日。

太极殿内早已装点妥当,廊下悬挂的宫灯映得檐角琉璃瓦流光溢彩,殿中数十根盘龙金柱缠着五彩绢带,与满堂烛火交相辉映。

丝竹声从殿角悠悠飘来,时而如黄莺出谷,时而如溪水流淌,混着空气中桂花酒的醇香与酥酪的甜腻,将佳节的暖意酿得愈发浓厚。

参加宴会的都是高级官员,文武官员按品级入席,刚坐稳,坐在前面的官员目光便齐刷刷地黏在了案上——靠近御座的几个案几都摆着一套琉璃茶具,茶盘方正规整,茶盏形如半开的莲花,杯壁薄得像蝉翼,澄澈得能看清对面烛火的跳动。

琥珀色的茶汤盛在里面,连茶叶舒展的纹路都历历可见,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斑,与寻常宴席上的青瓷、铜器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这便是皇后赏给夫人们的琉璃吧?竟能做得这般透亮!”户部侍郎伸手碰了碰茶盏边缘,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惊得他连忙收回手,生怕碰出裂痕。

凑近细看,见杯底隐有云纹,更是啧啧称奇:“前日听闻长孙夫人戴了副琉璃耳坠,引得满长安的夫人都去打探。今日一见这茶具,才知那耳坠怕是只算寻常——你看这莲花盏的弧度,怕是比玉雕还精巧!”

议论声像涟漪般在殿内散开。

丝竹声稍歇,李世民抬手示意侍女斟酒。

两个身着绿衫的宫女款步上前,手中银壶倾出,暗红色的葡萄酿缓缓注入御案前的玻璃酒杯中。

酒液刚入杯,便见那透亮的杯壁将暗红衬得愈发醇厚,像把西域的晚霞锁在了里面,连酒液中细微的泡沫都看得分明。

“诸位爱卿,且尝尝西域来的葡萄酿。”李世民举起酒杯,杯中酒液随动作轻轻晃动,折射出的光斑在殿柱上跳跃,“用这‘水晶琉璃’杯盛酒,才算不负佳节。”

百官纷纷举杯,目光却多黏在酒杯上。

弘文馆学士褚亮性子最是活络,放下酒杯便拱手笑道:“陛下,此杯盛酒,如捧月华,臣斗胆献诗一首:‘玉盏承露映宫灯,琥珀流霞醉客容。莫叹良宵容易逝,大唐工艺胜天工。’”

诗句虽不算绝佳,却句句点题,引得众人纷纷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