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99章 归长安,皇帝也讨价还价

第99章 归长安,皇帝也讨价还价(2 / 2)

刘磊也点头:“皇子哥哥们还夸我们聪明,说等睿哥哥回来,要考我们呢。”

陈睿听得心里熨帖,揉了揉他们的头:“好,回头我就考你们,若是答得好,有奖励。”

进了院,惠婶早已备好了饭菜,炖得软烂的排骨,炒得翠绿的青菜,还有一锅热乎乎的小米粥。

陈睿洗了手坐下,刚端起碗,就见刘磊、刘淼一左一右挨着他坐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陈睿耐心听着,偶尔插句话,看着俩孩子兴奋的模样,旅途的疲惫消了大半。

惠婶在一旁笑着给他们夹菜:“慢点吃,没人跟你们抢,让郎君也歇歇。”

饭还没吃完,陈睿便放下了碗。“惠婶,我得进宫一趟,有些事得跟陛下禀报。”

“这么急?不多歇会儿?”惠婶有些担心,“刚回来,风尘仆仆的。”

“事急。”陈睿擦了擦嘴,他又看向刘磊、刘淼,“你们乖乖在家,等我回来考你们功课。”

俩孩子用力点头:“嗯!”

吃完饭换了身干净的锦袍,陈睿带着两个装着玻璃茶具和玻璃首饰的木盒,快步往宫门走去。

两仪殿中,李世民正对着一幅北地舆图蹙眉。内侍轻步进来禀报:“陛下,陈睿求见,说是带了新物件。”

“哦?他回来了?”李世民抬眉,眼里掠过一丝笑意,“快宣他进来。”

陈睿捧着木盒走进殿内,他将木盒放在案前,躬身行礼:“臣陈睿,参见陛下。”

“免礼。”李世民指了指木盒,“听说你在外面捣鼓出些新鲜东西?打开瞧瞧。”

陈睿应声打开盒盖,刹那间,殿内仿佛落了片月光——一套玻璃茶具静静卧在锦缎中,茶盏剔透如冰,公道杯莹润似玉,连带着的茶匙都泛着淡淡的光泽。

李世民的目光顿住了,伸手拿起一只茶盏,指尖触到冰凉的玻璃,却没敢用力。

他摩挲着杯沿,那边缘打磨得圆润光滑,竟连半点毛刺都没有。“这是……你在山里烧的?”

“是,陛下。”陈睿回道,“臣在山里历经二十来天,各种材料反复提纯烧制而成,臣称它为‘玻璃’,。”他拿起茶壶,往茶盏里虚倒了一下,“此物件透亮坚硬,盛水不渗,比寻常琉璃纯净数倍。”

李世民将茶盏对着屋外细看,盏内洁净无垢,门外的景色都能映得清清楚楚。“西市波斯人卖的琉璃,与这玻璃比起来,倒像蒙了层灰。”

他放下茶盏,语气里带着赞许,“你这手艺,倒是越发精进了。”

“陛下谬赞。”陈睿话锋一转,“只是此物烧制不易,小窑难以量产。臣想在草堂村建一座大工坊,专烧玻璃,只是此事需陛下扶持。”

“草堂村?你的封地?”李世民挑眉,“说说看,要朕如何扶持?”

“臣有三求。”陈睿拱手道,“其一,求陛下允准工坊用石碳与焦炭,免税三年;其二,求陛下派一队军士驻守工坊周边,以防技艺外泄;其三,臣愿以两成干股献与陛下,只求陛下允准工坊所产玻璃。”

李世民手指在案上轻轻敲击,目光落在那套玻璃茶具上。

两成半干股,听起来不多,可若这玻璃真能大卖,其利润怕是比金矿还可观。

“你倒是会算账。”李世民忽然笑了,“两成干股,换朕派兵驻守,还免了税,这买卖你不亏。”

“陛下明鉴。”陈睿道,“工坊需大量工匠与原料,臣一人之力难以支撑。有朝廷背书,既能保安全,又能拓销路。届时玻璃量产,可往外邦销售赚取大量利润,以后产量扩大,还能进入寻常百姓家,臣也能赚些辛苦钱,实为三赢。”

李世民拿起那只玻璃茶盏,对着烛光又看了片刻,忽然道:“军士可以派,就从禁军中调一队,常驻草堂村,归你节制。你觉得那个秦校尉怎么样?就他那队人再添三十个拨给你,石碳免税三年也准了,只是这两成干股……”他顿了顿,“朕要三成。”

陈睿心里一松,面上却故作犹豫,半晌才咬牙道:“臣……遵旨!三成就三成,只求陛下能护着工坊安稳。秦校尉这些天与臣配合得很好,做事稳妥,手下的兄弟也很用心,陛下把他们派给臣,再好不过,熟门熟路的。”

“你这小子,倒会装模作样。”李世民被他逗笑,将茶盏放回盒中,“朕明日让兵部拟旨,再让内务府给你拨些银钱,咱也不能光等着收钱,先把工坊的地基打起来。工匠不够就去招,想必你也有所安排,这些朕就不操心了。既然这玻璃比琉璃更精致,叫玻璃朕觉得不够响亮,不如叫水晶琉璃!”

“谢陛下赐名!”陈睿躬身行礼。

李世民挥了挥手,目光又落回舆图上,却忍不住又瞥了眼那木盒,“对了,这玻璃茶具还有没有,朕瞧着顺眼,再给朕几套。”

李世民拿起那套玻璃茶盏,又细细端详。

他忽然想起陈睿刚入宫时,还是个只会做几道菜的少年,如今竟能琢磨出这等物件,还懂得借势经营,着进步果真是快!

“臣那里还有,回去就给陛下送来。不过这玻璃制品要大卖,还得陛下和臣一起造势才行。”陈睿笑着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