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33章 努力在长安扎根

第33章 努力在长安扎根(2 / 2)

“福伯,这院子确实不错。”陈小九笑着点头,“只是不知……价钱如何?”

福伯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将军说了,让我不跟您多要。这院子买时花了三百贯,如今您要是要,二百贯就行,算是将军给您的见面礼。”

二百贯?陈小九心里盘算了一下,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这院子差不多要二百两白银,比他在镇上买的那处大宅院贵了足足十倍。

他暗自咂了咂舌,难怪白居易说“长安大,居不易”,这巴掌大的地方,竟要这么多钱。可转念一想,这是长安,是天子脚下,能在怀德坊这样的地方有处宅院,已经算是便宜了。

“成,这院子我要了。”陈小九没多犹豫,刘伯身上的银饼子就够了,陛下赏的黄金还有一百两,钱足够的。钱挣来就是花的,在长安有个安稳的家,比什么都强,“劳烦福伯跟我说说,这手续该怎么办理?”

“您爽快,老奴也不啰嗦。”福伯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咱们这就去长安县公廨,那里有专门办理田宅买卖的吏员,带好您的身份文书和银钱,半个时辰就能办妥。”

两人说走就走,直奔长安县公廨。公廨就在朱雀大街旁,是座不算起眼的青砖瓦房,门口挂着“长安县”的牌子,几个吏员正坐在门口的石阶上,手里拿着卷宗核对信息。见福伯领着陈小九进来,为首的吏员连忙起身行礼:“原来是程府的福伯,今日有何贵干?”

“这位是将作监的陈小郎君,陛下刚封的宣德郎,要买怀德坊国公府旁边的宅院,劳烦诸位给办了手续。”福伯说着,把早已准备好的房契和陈小九的文书递过去。

吏员们不敢怠慢,连忙接过文书仔细核对。

陈小九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在案上写写画画,心里忽然生出些异样的感觉——这是他到这个时代以来第二次买房了。第一次在镇上,那时只觉得有个地方遮风挡雨就好;这一次在长安,却像是在心里落了根,踏实得很。

不多时,新的房契便写好了。

吏员用朱笔在上面盖了个鲜红的大印,双手递给陈小九:“陈郎君,手续都办齐了,这处宅院从今日起就归您了。”

陈小九接过红色的房契,上面的字迹工整有力,“陈小九”三个字被圈在最显眼的地方。

他忍不住笑了笑,把房契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贴身的地方。

从公廨出来,交割清楚银钱,这处宅院才算真正成了陈小九的。福伯办完事回国公府去了,临走还带话说国公爷请小郎君得空了上府上来认门。

陈小九躬身道谢,连说一定。

往回走的路上,一直跟在后面的刘伯终于按捺不住,激动得满脸通红:“小郎君!咱们在长安有宅子了!这下可算真正扎下根了!”

陈小九笑着点头:“是啊,扎下根了。”

回到客栈时,杨铁信已在院里等着了,见他们回来,连忙迎上来:“咋样?那院子中不中?”

“中,太中了!”刘伯抢着回话,把房契从陈小九怀里掏出来,在杨铁信面前晃了晃,“你瞧,房契都办好了!二百贯呢,在咱镇上能买十处大宅院了!”

杨铁信凑过来看了看,咂着嘴道:“我的乖乖,长安的房子是金子做的?不过话说回来,这院子要是真像福伯说的那么好,离哪儿都近,倒也值。”

他看着陈小九,眼里满是羡慕,“小九你可真厉害,这才到长安几天啊,就置办上宅院了,我老杨这辈子都没想过能在长安有个家。”

“杨师傅这话说的。”陈小九拍了拍他的肩膀,“往后你再在长安就跟着我,这院子虽小,多个人住也不嫌挤。再说了,我脑子里那些想法,离了您这双巧手,可都成不了真。往后有新东西要做,还得劳烦您动手,您要是愿意,就安心跟着我,保准有您有一天也能在长安安家。”

杨铁信被说得眼睛都红了,搓着手道:“哎!哎!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我老杨别的本事没有,抡锤子打铁还是在行的!你尽管琢磨,我跟着你干,就是给你打下手,我也乐意!”

正说着,张正堂也来了。

听说陈小九把院子买下来了,张正堂笑着拱手:“恭喜恭喜!小九,这下好了,往后咱们在长安也算有个照应的地方,我那处宅子离你这不远,往后得空了,我常来蹭饭。”

张正堂又道:“怀德坊是个好地方,邻里多是官员或商户,风气正。你既买了宅子,我让人给你送些家具过来,都是些寻常物件,先用着,不够再添。”

“多谢伯父!”陈小九连忙道谢,心里暖烘烘的。

陈小九看着手里的房契,然想起镇上的那处院子——青砖瓦房,带个大菜园,夏天的时候树下摆个摇椅,山里面凉丝丝的,正好避暑。

以后那里也不扔,等回头把镇上的东西搬过来,长安住腻了,就回去住些日子,倒也自在。

他转身对张老爷刘伯和杨铁信道:“走,咱们再去院子里瞧瞧,看看该添些什么东西,争取早日搬进去。”

“哎!”几人齐声应道,跟着陈小九往怀德坊的方向走去。

阳光正好,洒在长安的坊巷间,把几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