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4章 这炒菜吃进嘴就吐了

第14章 这炒菜吃进嘴就吐了(1 / 2)

镇口的青石板路就像蒙了层薄纱,沾着昨夜凝结的露水,踩上去 “咯吱” 作响,还带着些凉意。陈小九裹紧了身上的粗布道袍,跟着萧掌柜一前一后挎着竹篮出了悦来客栈的门。萧掌柜把脖子往羊皮袄里缩了缩,双手拢在袖筒里,哈出的白气在眼前凝成一团白雾,又迅速消散在冷空气中。

“小师傅,不是我多嘴,这快入冬了,买菜可得赶早,晚一步别说新鲜菜,就连耐冻的根茎菜都得被抢空。” 萧掌柜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脚步却没放慢,“咱这小镇就镇中心一个早市,拢共也就十来个摊位,大多还是卖粮食和干货的,您可得有个心理准备,别指望能像春夏天那样挑挑拣拣。”

陈小九点点头,将发僵的双手往袖子深处揣了揣,心里却忍不住泛起嘀咕。在现代,哪怕是数九寒冬,超市和菜市场里也照样琳琅满目,红得发亮的番茄堆成小山,顶花带刺的黄瓜裹着保鲜膜,紫莹莹的茄子摆得整整齐齐,还有来自南方的青椒、豆角,反季节蔬菜能把货架摆得满满当当。可到了这唐代小镇,连一口新鲜的绿叶菜都成了稀罕物,这差距实在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两人踩着薄霜往镇中心走,路上偶尔能碰到几个和他们一样挎着空篮子的行人。有个挑着担子的老农看到萧掌柜,远远就打招呼:“萧掌柜,您也去早市啊?可别抱太大希望,我刚从那边过来,就几家卖芋头、山药的对了,菘菜还有!”

萧掌柜笑着应了声,等老农走远了,才叹着气对陈小九说:“您看,我没骗您吧?今年天寒得比往年早了半个月,菜农们种在地里的菘菜、萝卜全被冻坏了,地窖里存的菜也所剩无几,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

说话间,两人就到了早市。所谓的早市,其实就是镇中心一块平整的空地,用璜土铺着地面,零星散落着十几个摊位。所谓摊位就是自己蹲在地上摆出要卖的东西,精贵一点的干货东西放在口袋里,地上面大多是裹着泥土的芋头,或是带着须根、个头参差不齐的山药,偶尔有两个摊位摆着腌菜坛子,确实连一点绿色都难寻。

萧掌柜领着陈小九挨个摊位看过去,伸手拿起一个芋头,捏了捏,硬得像块石头,又放下,“你看这芋头,应该还可,炖着吃都没味儿。”

陈小九跟着萧掌柜走了七八个摊位,情况大同小异。要么是耐储存的根茎类蔬菜,表皮坑坑洼洼,带着冻伤的痕迹;要么是发黄发蔫的菜叶,一碰就掉渣,根本达不到炒菜所需的新鲜程度。他心里渐渐凉了半截,难不成连一道简单的炒菜都没法试做?

就在两人准备放弃,打算买些芋头山药回去时,不远处一个不起眼的小摊引起了陈小九的注意。那小摊摆在墙角,避风的地方,一个老婆婆裹着厚厚的头巾,只露出一双布满皱纹的眼睛,坐在地上,双手拢在怀里取暖。她面前的竹筛子里,摆着几个圆滚滚的青白色东西,头上还长着绿色的茎叶,旁边还放着几把用稻草捆着的花绿色蔬菜,但好歹是新鲜的绿叶菜。

“大娘,您这芜菁咋卖呀?” 萧掌柜眼睛一亮,快步走过去,声音都提高了几分,指着竹筛子里的东西问道。陈小九望过去,道:“这不是萝卜么。”老婆婆慢慢抬起头,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这芜菁,咱这儿人都叫它土萝卜,炖肉汤、腌咸菜都好吃。旁边这几把是苋菜,是我家地窖里存着的,铺了三层稻草,才没冻坏,就剩这么多了,你们要是全要,我算便宜点给你们,两文钱一把,芜菁一文钱一个。”

陈小九凑上前仔细看了看,那所谓的 “土萝卜” 外皮呈青白色,比现代常见的白萝卜小了一圈,也就拳头大小,表皮还带着些细小的坑洼和泥土,确实是芜菁。而那苋菜倒还看起来新鲜,在这秋冬里,已经算是难得的新鲜蔬菜了。

他转头看向萧掌柜,萧掌柜无奈地摇了摇头,压低声音说:“小师傅,咱也别挑了,这芜菁和苋菜已经是这早市上最好的菜了,再往晚点,估计连这些都没有了,先买着吧,总比炒芋头强。”

陈小九点点头,老婆婆见他们愿意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颤巍巍地站起身,从萧掌柜手里拿过竹篮,手脚麻利地把芜菁一个个放进竹篮里,又把苋菜理了理,也塞了进去。“一共四个芜菁,三把苋菜,十文钱,您看行不?” 老婆婆一边算账,一边期待地看着他们。

萧掌柜掏出钱袋,数了十文钱递给老婆婆,接过竹篮,掂量了掂量,对陈小九说:“咱再往前走走,看看能不能再找点其他菜,总不能就这两样。”

两人提着袋子继续在早市上转悠,买了点山药和芋头。又走了两个摊位,就在陈小九以为要空手而归时,一个老伯的摊位前摆着的几节莲藕吸引了他的目光。那莲藕还沾着没干透的淤泥,褐色的藕节上缠着几根水草,看着新鲜得很,不像存放了很久的样子。

“老伯,您这莲藕怎么卖?” 陈小九拉着萧掌柜快步走过去,语气里满是惊喜。老伯坐在石头上,听到问话,他抬起头,指了指莲藕,声音洪亮:“这是我昨天从村后的河沟里挖的,天冷,我摸了两个个时辰就挖着这么十来节,您要几节?这几个小个头的两文一节,这几个大个头的三文一节。”

陈小九上前拿起一节莲藕,仔细看了看藕节之间的缝隙,没有发黑,也没有异味,确实是新鲜的。萧掌柜凑过来,小声对陈小九说:“这价格不算贵,莲藕金贵得很,能挖到就不错了。” 说着,就跟老伯讨价还价:“老伯,您看我们全要了,能不能便宜点?一起给您三十文钱怎么样?”

老伯想了想,点头说:“行,看你们诚心买,三十文就三十文。” 萧掌柜连忙掏出三十文钱递给老伯,小心翼翼地把莲藕放进竹篮里,生怕碰坏了。

买完菜,两人提着沉甸甸的竹篮往回走。太阳已经升了起来,金色的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驱散了些许寒意。萧掌柜一边走,一边跟陈小九念叨:“小师傅,您放心,咱酒肆里的调料还算齐全。葱姜蒜常年都有,我让伙计在地窖里存了不少,随用随取;豆酱是前阵子刚做的,晒了半个月,咸香十足;还有花椒、茱萸果、桂皮、八角这些香料,都是去年从山货商手里买的,保存得好,香味还足。油料的话,菜籽油管够,是今年新榨的,香得很。您看这些调料和油料够用不?要是不够,我再让人去镇上的杂货铺买。”

陈小九在心里盘算着,炒菜常用的基础调料无非就是这些。葱姜蒜能去腥增香,是炒菜的必备;花椒、八角、桂皮这些香料能丰富口感,让菜的味道更有层次;豆酱可以增加咸鲜味,菜籽油的烟点高,适合高温快炒,用来炒菜再合适不过。他笑着点头:“萧掌柜,这些调料和油料已经差不多够了,先试试炒几道菜,等后续需要其他调料,再想办法也不迟。”还有句话他没说,其实我想要辣椒的,您这儿没有哇。

回到悦来客栈,萧掌柜立刻喊来伙计:“阿福,把菜拿到后厨去,仔细清洗干净。芜菁切成滚刀块,苋菜择去老根老叶,莲藕削去外皮切成薄片,动作麻利点,别耽误了小师傅炒菜。”

陈小九连忙说:“芜菁还是切成丝吧。”

阿福应了声,接过竹篮就往后厨跑。陈小九也跟着进了后厨,只见后厨宽敞明亮,靠墙角砌着一个土灶,灶台上陶锅已经取下,放着一口崭新的铁锅,正是杨师傅昨天送来的。铁锅擦得锃亮,反射着灶火的光,锅沿打磨得光滑,握着锅柄试了试,手感正好,看着就让人有做菜的欲望。灶台下堆着整齐的柴火,旁边的木架上摆着各种调料罐,葱姜蒜用湿布盖着,新鲜得很。

不一会儿,阿福就把洗好的菜端了过来。芜菁切成了大小均匀的丝,白嫩嫩的,还带着水珠;苋菜择得干干净净,叶子舒展着,透着鲜亮的绿意;莲藕切成了薄薄的片状,泡在清水里,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三个白瓷盘里,看着就很有食欲。

陈小九挽起袖子,露出胳膊,准备开始炒菜。他先拿起油罐,往铁锅里倒了适量的菜籽油,然后点燃灶火,柴火 “噼啪” 作响,火苗舔着锅底,很快就把铁锅烧热了。等油热到微微冒烟,他正准备往锅里放切好的姜片和葱段,目光却不经意间落在了灶台上的盐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