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禁睡区 > 第309章 最后一个知道他名字的人走了

第309章 最后一个知道他名字的人走了(1 / 2)

红色的感叹号在屏幕上无声地跳动,像一颗凝固的血滴。

小刘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放大地图,指尖在冰凉的触控板上滑动,幸福里三巷4号的位置,如今是一片被标注为“绿化带”的灰色区域,紧挨着江心岛纪念馆的外墙。

一个被抹除的地址,与一份刚刚生效的死亡证明,两者间的联系像一根看不见的蛛丝,在深夜的数据中心里,轻轻拨动了名为不安的琴弦。

他鬼使神差地点开了死亡报告的附件,一张由养老院出具的、格式化的讣告。

逝者:李桂兰,享年八十三岁。

原籍,城中村幸福里。

曾任,幸福里社区居委会主任。

小刘的呼吸一滞。

他想起了档案库深处那些尘封的卷宗,关于那场席卷全城的“江心岛事件”的初期报告里,反复提及一个名字——幸福里社区。

那是最初的爆发点,也是一切传说的起点。

而一位活到此刻的、当年的居委会主任,她会知道些什么?

三天后,一场简单而肃穆的葬礼在市郊的殡仪馆举行。

来者寥寥,多是些白发苍苍的老邻居。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纸钱灰烬混合的、属于死亡的独特气味。

一抹比空气更稀薄的残影,静静地立在灵堂的角落,任何人都无法察觉。

林小树“看”着李桂兰的黑白遗照,照片上的老太太笑得一脸褶子,眼神温和而清明。

他记得这双眼睛。

在他被刺倒在巷口的最后时刻,就是这双眼睛从三楼的窗户里望出来,充满了惊骇与不忍。

李桂兰是最后一个……还记得他叫“林小-树”的人。

一个中年男人,是李桂兰的儿子,正蹲在地上整理老人的遗物。

一个陈旧的木箱被打开,里面是些发黄的奖状、老照片,以及几本封面已经磨损的日记。

男人随手翻开最后一本,纸页已经脆得像秋天的枯叶。

他的目光停在了最后一页,那里的字迹有些颤抖,似乎是在病床上写下的。

“三月十二,晴。夜里又做了那个梦。梦见小树那孩子回来了,还穿着那身黄色的外卖衣裳。我站在楼上喊他,我说,‘小树啊,现在没人记得你了,连妈都走了,就我一个老婆子还念着。’他站在巷子口,冲我笑,跟以前一样,露出两颗小虎牙。他说,‘李主任,这样最好。被忘干净了,才能去该去的地方。’”

当男人念出声的瞬间,林小树的残影剧烈地晃动了一下。

他“感知”到,那本日记本上,承载着“林小-树”这个名字的墨迹,正在以肉眼无法察觉的速度风化、消散。

构成他这抹残影的最后一块基石,那来自人类记忆的锚点,正在被抽离。

他将不再是“林小树”。

他向前飘去,穿过哀悼的人群,来到灵前。

他伸出虚幻的手,指尖凝聚起最后一点属于“自我”的执念,轻轻地、轻轻地抚过那张冰冷的黑白照片。

“滋……”

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

照片上,李桂兰慈祥的笑容边缘,留下了一道极其浅淡的、仿佛水汽凝结的划痕,旋即消失。

而相片中的笑容,在那一刻似乎微微晃动了一下,像一个无声的、欣慰的颔首。

就在这一晚,市第一养老院的后厨毫无征兆地起火了。

值班的保安最先发现异常。

没有浓烟,没有刺鼻的焦糊味,更没有报警器歇斯底里的尖叫。

他只是透过监控,看到厨房里亮起了一片无法理解的光。

那是一种纯粹的、柔和的乳白色火焰,它安静地流淌,舔舐过不锈钢的灶台、堆叠的碗碟和冰柜的门。

火焰所过之处,一切都化为齑粉,却诡异地没有点燃任何可燃物,连墙上的涂料都没有一丝熏黑。

那不像一场火灾,更像是一场冰冷的、彻底的净化。

消防员赶到时,只看到一间空旷得诡异的厨房,和一地细腻如盐的白色灰烬。

建筑本身,完好无损。

第二天清晨,负责打扫的清洁工在已经冷却的灶心位置,发现了一件唯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

那是一枚米粒。

它通体漆黑,仿佛被最高温的烈火煅烧过,表面却光滑如玉,嵌在冰冷的灶心金属里,像一颗黑色的眼泪。

清洁工觉得有些晦气,用铁刷把它撬了出来,随手扔进了旁边准备给老人们熬煮的早餐粥锅里。

上午九点,早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