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禁睡区 > 第283章 谁都没走,因为还没吃完

第283章 谁都没走,因为还没吃完(1 / 2)

林小树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将那张祠堂的照片放大。

孤零零的建筑像一枚楔子,钉在荒芜的山坳里,透着一股与周遭格格不入的顽固。

不是祖宗,那里面供的,会是什么?

他的回复只有一个字:等。

三天后,一封加密邮件抵达,发件人是安宁局内部的一名“老朋友”,一个对“幽冥食录”时代心存敬畏的技术员。

邮件内容是一份被列为“绝密”的考古勘探报告。

报告指出,那座祠堂所在的区域,在古代曾是数个朝代的“义仓”旧址——专门用来在灾年开仓放粮、救济流民的地方。

史料记载,此地历朝历代都有过大规模施粥的记录,救活的人不计其数。

但最诡异的记载,都指向同一个细节:每一次施粥,主持者都会命人将第一碗和最后一碗粥,恭敬地倒入祠堂前的一口枯井。

报告附带了一张祠堂内部的照片。

一排排乌木牌位,上面却空无一字。

正中央的巨大供桌,桌面材质是某种罕见的温玉,即便在阴冷的山中,依旧能保持着恒定的温度,摸上去,如同活人的手背。

技术员在邮件末尾加了一句私人备注:我们的人用热成像仪看过,每到饭点,供桌的温度会骤升,香炉里的灰,会自动排列成模糊的字,像是一份菜单。

当地没人敢靠近。

林小树关掉邮件,跨上摩托,目的地直指南方。

两天后,他抵达了那座荒村。

空气里弥漫着草木腐败和泥土混合的气息,唯独那座祠堂,像是被无形的屏障隔开,干净得不染尘埃。

他没有进去,只是学着当地人的样子,远远地蹲在祠堂的门槛上,从保温桶里盛出自己的晚饭。

一碗白饭,几根咸菜。

他吃得很慢,周围死寂无声,只有风穿过破败屋檐的呜咽。

吃到最后,他故意剩下了一小口,然后将碗放在了门槛内侧的地面上。

做完这一切,他静静地看着祠堂深处。

一分钟,两分钟……

供桌依旧温热,牌位依旧沉默。

就在林小树以为一切只是巧合时,祠堂最深处,传来“咔”的一声轻响。

那声音不大,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周围的死寂。

一块积年不动的无字牌位,竟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缓缓地,向前平移了半寸。

不偏不倚,正好对准了他所在的方向。

仿佛在说:看见你了。

林小树没有半分惧色,他收起饭碗,转身离去。

他知道,这片土地的“饥饿”,也被安抚了。

返回城市的途中,他接到了一个紧急求助。

求助者是曾经“半碗联盟”的一位母亲,她的女儿,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患上了一种罕见的“意识漂移症”——清醒的时间越来越短,大部分时间都陷在一种既非睡眠又非昏迷的混沌状态。

医生说,这是永久禁睡的前兆,她的意识正在一点点滑向里世界,再也回不来。

“她最爱吃我做的蛋炒饭了……”母亲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林先生,求求你,能不能让她再吃一次?我怕她到了那边,会饿……”

林小树赶到医院,病床上,小女孩呼吸微弱,脸色苍白。

他从母亲手中取来一只干净的陶碗,没有盛饭,只是用指尖蘸了点清水,在空空如也的碗底,一笔一划地写下五个字:“请让她吃饱。”

他将碗放在女孩的床头,然后对围在旁边的家人说:“守着她。如果她呼吸有变,就一起告诉她,吃吧,不怕凉。”

当夜,凌晨两点五十分,监护仪突然发出尖锐的报警声!

女孩的呼吸变得急促,眼皮剧烈颤动。

母亲记着林小树的嘱咐,强忍着恐惧,跪在床前,第一个开口,声音颤抖:“囡囡,吃吧,妈妈做的饭,不怕凉……”

女孩的父亲、爷爷、奶奶,所有亲人围跪在床前,一遍遍地重复着这句话。

那声音不高,却汇成一股执拗的暖流,在冰冷的病房里盘旋。

凌晨三点整,女孩急促的呼吸忽然平复,小嘴无意识地微微动了一下,像是在细细咀嚼着什么。

第二天清晨,她睁开了眼睛。

醒来后的第一句话,稚嫩而清晰:“妈妈,我梦见刚才有个穿补丁裙的姐姐,她喂我吃了口饭。她说,她以前饿的时候,也没人管她……”

后续的脑波检测报告震惊了整个医疗组。

女孩脑内那片无法逆转的异常区域,竟被一种来源不明的、极其温和的频率完全覆盖、抚平,如同被一只温暖的手,轻轻安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