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继续滚动,画面定格在朱元璋的画像上,解说声沉稳有力:【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草根出身,白手起家。元末乱世,他从皇觉寺和尚做起,投身红巾军,聚拢徐达、常遇春等名将,先破陈友谅,再灭张士诚,最终北伐中原,攻克元大都,完成大一统——他是华夏历史上出身最低的帝王,没有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从南向北完成统一的帝王。登基后,他重整山河,恢复生产,休养生息,为大明定下三百年基业。】
“好一个‘从南向北统一’!” 刘邦看得热血沸腾,拍着大腿道,“咱当年也是从南打向北,可没他这么彻底!这老朱,是个狠角色!” 同为草根出身,他最懂白手起家的艰难,对朱元璋多了几分惺惺相惜。
嬴政盯着“出身最低”四个字,眼神复杂。他虽为王子,却也经受过质子之苦,可比起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的跨度,终究算不得“最低”。
“能从微末崛起,扫平群雄,确有过人之处。” 他难得给出肯定,却又被弹幕吸引了注意力。
【弹幕里,网友的评论带着调侃与惋惜:
“五龙同朝看着风光,其实是透支命数啊——朱棣后面那几个皇帝,是真短寿。”
“大明16帝,前五个给‘大明战神’打家底,后十个给他还债,这账算得明明白白。”
“一半奇葩一半怪咖,洪武五龙耗了气运,万历‘十龙同朝’直接给耗干了,难怪亡国快。”】
“命短?” 嬴政眉头一挑,刚升起的羡慕瞬间消散。对帝王而言,寿命是实现抱负的根基,若在位时日无多,再雄才大略也难施展。他看向“大明战神”四个字,眼神好奇:“战神?既是大明的,想来是位皇帝?能称战神,当如白起、蒙恬般善战?”
李世民摸着下巴,却觉得不对:“‘大明战神’……听着不像正经夸赞,倒像是调侃。哪有战神需要‘后十个皇帝还债’的?怕是打了败仗吧?” 他身经百战,对“战神”二字极敏感,直觉这称呼背后藏着猫腻。
而朱元璋,早已被“短命”二字吓得魂飞魄散。他猛地抓住朱标的手,声音发颤:“短命?咱朱家子孙怎么会短命?权力刚到手,还没享几天福就死了?这不行!绝对不行!” 他这辈子最惜命,不仅为自己,更为子孙的江山——帝王短命,国本必摇!
视频画面一转,开始简述朱元璋的战绩:
【他25岁投军,30岁灭陈友谅(鄱阳湖大战,以少胜多,奠定江南霸权),35岁俘张士诚(平定江南),36岁命徐达北伐(一年内攻克元大都,终结元朝统治),40岁登基称帝——短短十五年,从兵卒到帝王,堪称乱世奇迹。】
“鄱阳湖大战……以少胜多……” 曹操看得眼神发亮,“这等水战,可比咱官渡之战凶险多了!老朱用兵,有一套!” 他最懂以少胜多的艰难,对朱元璋的军事才能由衷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