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随手点开下一个视频,标题带着一股子豪迈:【大明高光时刻:五龙同朝】
“五龙同朝?”
各朝代的帝王们瞬间炸了锅。龙者,天子也,一国之内若有“五龙”并存,岂不是说大明同时有五位贤明君主?可帝王权柄向来独断,五位同朝,谁听谁的?这简直闻所未闻。
嬴政盯着“五龙”二字,眼神复杂。他大秦二世而亡,连“二龙”同朝都没撑过,大明竟能有“五龙”,还被称为“高光时刻”?一股羡慕混杂着憋屈涌上心头,恨不能把胡亥的骨灰扒出来再抽几顿——若不是这败家子,他大秦未必不能有此盛景。
李世民摩挲着玉带,眉头微蹙。一个王朝的兴衰,君主贤明与否至关重要,他大唐虽有贞观之治,可后世子孙若真学了“玄武门继承法”,别说五龙同朝,怕是龙椅都坐不稳。他忍不住想:朕的太子或者其他儿子,将来能撑得起大唐吗?
而大明应天府,朱元璋早已乐得合不拢嘴,嘴角快翘到耳根。五龙同朝!还是他朱家的子孙!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明鼎盛,贤君辈出!他拍着龙椅扶手,对着朱标哈哈大笑:“标儿!你看!咱大明有这等荣光!五龙同朝啊!”
【视频画面切到大明宫殿群,解说声激昂起来:“都说大明是华夏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这份气节,被后世誉为‘华夏最后的脊梁’。而五龙同朝,正是大明最繁荣、最巅峰的时刻。”】
【“这五位‘龙’,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他们在位期间,大明疆域辽阔,民生富庶,郑和七下西洋扬威四海,《永乐大典》编纂传世,是真正的盛世。”】
“好!好一个‘天子守国门’!” 朱元璋听得热血沸腾,猛地站起来,“咱当年定下的规矩,后世子孙没忘!不丢人!” 他最恨屈膝求和,此刻见后世赞大明“有骨气”,比夸他自己还高兴。
【弹幕却画风突变,满是对“五龙”之一的吐槽:
“等等,朱允炆也算龙?最多是渡劫失败的蟒,成不了气候。”
“插出去!把说朱允炆的插出去!其他四个是真龙,就他是蛟龙,蟒龙,而且是那种还不纯那种!”
“别在我激动的时候蹦出个朱允炆,膈应人!”】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知道朱允炆当皇帝不咋地,削藩削得把自己削没了,可也没想到在后世眼里这么不堪,连“龙”都算不上,顶多是“蟒”?
他瞪着光屏,心里犯嘀咕:咱当年咋就看走眼了?标儿啊标儿,你这儿子……是真不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