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抚着长髯,丹凤眼微微眯起,对着诸葛亮拱手道:“丞相德被南中,竟能让异族如此感念,实乃我大汉之幸。”
张飞更是直接,几步冲到诸葛亮面前,搓着手,一脸“小迷弟”的模样:“军师!你也太牛了吧!教他们种个田,就能让他们守一千年?早知道这样,当年咱打益州的时候,你也去给他们露两手,说不定就不用打仗了!”
诸葛亮看着三人的反应,微微一笑,手摇羽扇,语气谦虚:“陛下、二位将军谬赞了。天幕所言,应是后世之事。臣不过做了分内之事,佤族人民忠义,才是这份约定能延续千年的根本。” 话虽谦虚,眼底却闪过一丝欣慰——能为华夏守住边疆,无论何时,都是幸事。
诸葛亮最终还是轻轻的说了一句“ 亮何德何能啊”
曹魏,邺城魏王宫。
曹操在吃饭看着天幕,听到“诸葛亮”三个字,尤其是“让佤族守土千年”,顿时又“哐当”一声把碗扣在桌上。
“好你个诸葛村夫!”曹操气得吹胡子瞪眼,“打不过你也就罢了,连教化异族都比我强?”
他顿了顿,又不服气地对着身边的程昱、贾诩道:“你们听见没?他诸葛亮有佤族为他守土,我曹魏也有你们辅佐!论谋略,我程昱、文和(贾诩字)未必输给他!”
程昱、贾诩对视一眼,无奈躬身:“主公英明。”
曹操哼了一声,见没人接话,又默默把桌上的米饭扒拉回碗里,扒拉两口,嘟囔道:“不就是教人种田吗?回头我让枣祗(曹魏屯田制主要推行者)也去边疆教教,咱也让他们守个千年看看!”
大秦,咸阳宫。
嬴政听完整个故事,眉头缓缓舒展,眼中闪过一丝罕见的惊讶。
他一生征战,靠的是铁腕与法度,从未想过“教化”二字竟有如此力量——不需要军队驻守,不需要严刑峻法,一句约定、些许技术,就能让一个民族为华夏守土千年。
“这个诸葛亮,”嬴政对李斯道,“魅力竟能至此?” 他统一天下后,对百越、匈奴皆以武力震慑,虽也迁徙百姓、推广秦法,却从未有过“异族为秦守土千年”的可能。
李斯躬身道:“陛下,或许此乃‘德化’之功。以技术授其生,以信义结其心,比单纯的武力征服,更能长久。”
嬴政沉默片刻,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传朕旨意,把南中佤族之事记下来,存入史册。这个诸葛亮……倒是让朕生出几分兴趣了。” 他想知道,这个能让异族守土千年的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林远看着视频里佤族老人抚摸着“诸葛井”的画面,心里暖暖的。他想起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此刻才真正明白——这负重前行,不仅是当下的守护者,还有那些守了千年的忠魂。
“1700年,一句承诺,一群人,一片土。”林远轻声感慨,“这才是华夏的根啊。”
天幕之下,各朝代的议论渐渐平息,只剩下对“忠义”二字的沉思。
而西南的群山里,千年前的佤族先民仿佛听到了后世的赞叹,他们站在梯田边,望着远方的中原,仿佛在说:“阿公,我们守住了。”
这份跨越千年的约定,透过天幕,成了所有华夏儿女心中,最厚重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