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千年的承诺!(1 / 2)

林远翻了个身,手机上的视频就切换到了新内容。画面里是连绵的西南群山,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佤族村寨的茅草顶,画外音带着厚重的历史感响起:

【“在华夏西南边疆,有一个民族,因一句千年前的约定,守了这片土地整整1700年。”】

【“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没有像其他征服者那样屠城掠地,反而将中原的纺织、冶炼、种植技术带到了这里,教会佤族先民开垦梯田、辨识五谷。佤族先民感念其恩,与诸葛亮定下约定:‘世代守此疆土,不让外夷染指’。”】

【“一句承诺,佤族人记了千年。从三国到明清,再到近代,无论王朝更迭、战火纷飞,他们始终守在西南边陲,用刀耕火种的方式,把‘华夏边疆’四个字刻进了血脉里。”】

画面切换到泛黄的史料照片,一行苍劲的毛笔字格外醒目——1937年,欧洲殖民者侵占云南边境,以“红王”为首的佤族十七部落联合发出《阿瓦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字字泣血:

【“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做鹰犬之辱!我佤山儿女,以阿祖阿公(佤族对诸葛亮的尊称)之名起誓,宁死不做亡国奴!”】

最终,佤族儿女凭着简陋的武器,与殖民者血战数月,硬生生将其击退,保全了这片土地的完整。

【“如今,佤山仍有诸葛山、孔明寨、八卦田,都是佤族人对‘阿公’诸葛亮的纪念。他们说,阿公教给我们耕种的技术,是让我们活下去;而我们守着这片土地,是让‘家’能传下去。”】

弹幕瞬间被感动刷屏:

“这才是‘一诺千金’啊!一口唾沫一颗钉,守了1700年,太让人敬佩了!”

“华夏通史100篇,三国占两篇,丞相独占一篇,这含金量谁懂?”

“靠诸葛亮的名字就能统一17个部落抗敌,这就是精神凝聚力啊!”

“佤族兄弟姐妹,好样的!”

大汉,长乐宫。

刘邦原本正啃着一块酱肘子,听到“守土千年”时,动作猛地一顿,肘子从手里滑落在案几上。

他盯着天幕上佤族战士持矛抗敌的画面,又听着那句“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突然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真诚的敬佩:“这佤族,有点意思。”

他想起自己当年与诸侯约法三章,最恨背信弃义之徒,此刻见一个民族能为千年前的约定坚守千年,不由得心生敬意:“早在先秦就有记载的部族,如今还在守着疆土……不容易。”

他又瞥了眼“诸葛亮”三个字,咂咂嘴,“这诸葛亮,有点东西啊,教点技术就能让人记千年,比老子的拳头还管用?”

蜀汉,成都丞相府。

刘备、关羽、张飞正围着诸葛亮议事,听到天幕的内容,三人齐齐转头,目光落在诸葛亮身上,眼神里满是惊讶与敬佩。

“丞相,”刘备率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激动,“你……你真有这么厉害?” 他知道诸葛亮厉害,却不知竟能让异族为一句约定守土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