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弹幕引起了许多观众们相同的疑问,明成祖貌似人气很高啊,一直在天幕出现,虽然出现的场景越来越不正经了点。
“怎么又是明朝,还又是明成祖!”
“坏心眼?这样说一个皇帝有坏心眼,那后世人讲话真是口无遮拦。”
“嘿!老朽活了这么大岁数了,倒是第一次听人说皇帝坏心眼的,今个是真长了见识了!老朽倒要看看那皇帝心眼子能有多坏!”
各个时空下的古人们对新推送的视频议论纷纷,而朱棣的同行们对于这种瓜更是打起了十分的精神。
朱棣是吧?
听说,就是你小子被尊为最后一位大帝?
朕来看看怎么个事儿!
明朝
洪武年间,奉天殿
面对老朱投来的皮笑肉不笑的注视,小朱棣打了个哆嗦,仿佛浑身起了鸡皮疙瘩一样不适,弱弱道:
“爹,别这么盯着我啊。”
“我不好受。”
朱元璋鼻孔出气,冷哼道:“标儿,把鞭子给咱备好了!”
“老四这个小畜生待会要是做了什么孬种事儿,咱方便动手!”
朱棣:......
小杖则走,大杖则跑,爹抽鞭子,我就逃走!
保持着这个原则的燕王爷,当即撒腿就要逃出奉天殿,却被朱元璋眼疾手快的按住了萌芽:
“老二老三,按住他,别让他跑了!”
被两个哥哥架住的朱棣,欲哭无泪的看着天幕,只得一心祈祷待会天幕轻点搞他。
「咱们现在互联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是不嫌累的。」
「公元1408年,明朝永乐六年,朱棣给中亚地区帖木儿帝国的沙哈鲁写了一封劝和信。」
起因是原帖木儿帝国的开国君主,帖木儿去世后,将自己的大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
但是帖木儿的四儿子沙哈鲁由于从小就跟父亲征战沙场,文武双全,认为大位应该是自己的。
他的侄子,既没有他的政治头脑,也没有军事天赋,所谓的战场历练也就是跟着老皇帝帖木儿征服印度时走了个过场。
如此黄须小儿?凭什么继承大统?
他不服!
......
秦朝
嬴政懒得说话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好像已经看明白了天幕这条视频要讲什么了,这密码的好熟悉的剧情啊!
开国皇帝传给了喜欢的儿子的儿子,也就是传给了孙子皇位。
但是孙子远没有他的父亲那样有本事和受国内尊重,于是老皇帝还活着的、另有本事的儿子们就不服。
凭什么老大死了,继位的不能是弟弟们?
嬴政心里惊呼:朱棣,是你吗?
元朝时期
忽必烈蹙起了眉头,他总感觉这个帖木儿帝国的名字好熟悉,怎么一股蒙古语的味啊!
不会真是我长生天的子孙吧?
......
「于是,一场四叔和侄子的皇位之争便开始了。」
「这一年,是明朝开国文治第一大功《永乐大典》的完本之年,是明朝永乐盛世万国来朝的第一年,是海内外无数小国君主以得到应天府居住身份为荣开端的一年,是英国公张辅征服安南班师回朝的一年......
总之,这一年的永乐忙的不可开交。
朱棣听说了这件事后,愣是忙中偷闲的写信给沙哈鲁,劝他作为叔叔应该和侄子好好相处。
毕竟在处理叔侄关系这块儿,朱棣可是绝对的权威。
就如同,处理兄弟关系的绝对权威——李世民。
处理父子关系绝对的权威——杨广。」
“密码*****!!!”
李世民看得正乐呵,冷不丁的又让天幕促狭的点了名,当场破防大骂。
而隋朝时期,杨坚蹙眉,默默的扣出了一个问号。
天幕看了这么久了,他还能不知道前面这俩不是什么好货的太宗皇帝,干了什么事儿吗?
猛然看见了这句话后,杨坚心底发颤:
我儿杨广,仁义纯孝,好文善武,英睿勤俭,怎么可能会弑父弑君?!!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会不会是天幕口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