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火锅和大坏种(1 / 2)

赵飞骑着车想找个吃饭的地方,记忆里的城市却和他现实所处的城市发生了不同,心里感慨果真是穿越了,明明我记得这里有个面馆的。

打开手机看了一下附近的美食点评,正好有一家不错的火锅店离他不远,赵飞蹬着小洋车就往火锅店去。

推开门就见到门口挂着经典的介绍词:

“正宗川渝火锅”

「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战国时期即有火锅,史人以陶罐为锅。

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汉代,所谓的“斗”就是指火锅。西汉海昏侯墓文物中就出土了火锅实物。

可见火锅在华夏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曹魏官修史书《魏书》中也曾记载,三国时期有用铜所制的锅具吃火锅的传统。

当时的人们使用火锅煮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但当时并不流行。

后来随着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

到北宋时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

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

元朝时期,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

到了明清时期,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还发展成了一道着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像是乾隆皇帝就经常爱在乾清宫里围炉涮肉。

后来值清末民初,火锅已经在全国发展了几十种形形色色的吃法。

发源于川渝的麻辣火锅,融合了清代以牛油锅底涮烫毛肚等牛内脏为特色,被国家选定了全国火锅之城,川渝火锅也因此成为了现代火锅的代表。

如今,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火锅更是走出了国门,在带英、鹰酱、高卢鸡等国家十分流行,可谓是风靡全球。」

赵飞有点儿担心自己全点了辣锅会吃不下,索性点了一个鸳鸯锅,待到服务员将所有菜品上齐后,他才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与此同时,各朝时空中的观众们终于见到了自己眼熟的事物,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地。

刚刚那直入云霄的摩天大楼,笔直的街道、如织的行人和一辆辆说不来的车直接把他们给干懵了。

早就有聪明人知道,天幕景象乃是后世后人,可后世也要区分个几百或者几千年。

天幕上展现的种种异象已经远超了他们的想象力,许多还想着模仿的人更是悲观的叹息,这后世怕是与我们隔了上万年了吧?

从赵飞最后步入到了火锅店开始,古色古香的装饰,悬挂在墙上的火锅起源,这才让古人们惊叹不已的心渐渐平静了不少。

明朝时期

朱瞻基掐着指头算数:“汉朝之后是魏晋南北朝,之后便是隋唐,然后是五代和两宋,元朝也对得上。”

“此前天幕早就说过我大明之后就是女真鞑子的清朝,清末民初,那后世所在的国家叫民朝?”

金豆豆挠了挠头,眼睛瞪大了:“大侄子,你是说这后人离我们不过几百年?”

“常言道,胡虏无百年国运,譬如那魏晋南北朝多少的胡虏政权皆是如此,再如那蒙元,也逃脱不了这般理论。”

朱瞻基信誓旦旦的分析着,但又有些不太确定:“若是按照这个理论来言......”

“王朝一般能运行个三百年。”朱棣笑着接过话茬,殿中的其他人纷纷跪下惶恐,称大明必定万万年。

朱棣摆了摆手,不以为然道:“一个个慌什么?你们不敢说,朕说了就是了。”

“三百年,大明也不短了。”

“大明传到我手上,也有几十年了,若是那清朝能有个一百年的国运,天幕上的后世便是离我们最多四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