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群臣也有些疑惑,唐俭冷哼了一声,直言道:
“必然是奸贼养寇自重,没有彻底剿灭东突厥残余势力!”
李靖眼皮子直跳,你这家伙到底在说什么啊喂!
当初,东突厥汗国初灭时,殿中的众人就商讨过治理方案,为了避免突厥遗族复国复兴,便设置了许多的羁縻州,选取部族酋长为都督,派汉人官员进行教化。
等到教化的差不多了,就升为都督府、都护府,并将汉化好的、良善的迁回汉地,奖励种地,以示嘉赏,不服王化的继续在草原上吃风沙。
杜如晦摇了摇头,“看来,我等当日商量之策,也非十全十美啊!”
“终有疏漏之处。”
众人亦然颔首,没想到他们一群人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最好的消化新土地新人口的方法,居然还是落后了。
换算一下天幕的公元纪年法,居然连百年都没撑过去。
贞观群英们不免有些沮丧。
老房笑呵呵的开口:“咱们在这猜来猜去能猜对吗?”
“呐!这不是有现成的后世唐人能为咱们这群老家伙解惑嘛!”
众人顺着老房的目光看向光幕。
开元时空
从贞观君臣讨论的时候,这群人就在支着耳朵偷听。
这年头虽然没有宋人编的玄幻小说《贞观政要》进行洗脑,但贞观年间的庙堂风云依然是为人乐道的。
开元君臣身为后来者,对这些先辈们的故事耳濡目染,这次能有当面瞻仰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老房话头示意后,李隆基愣了一下,心道怎么又扯到我身上了?
老九轻声开口,给李隆基提醒道:“高宗晚年之事也。”
开元天子恍然,涉及到了一些比较敏感复杂的事件,他斟酌了半会儿,沉吟道:
“好教太宗爷和各位前辈知道,后突厥汗国建立于我祖父永淳元年,当时乃我奶奶,也就是您的武才人当政时候......”
“武氏当政时,一改对外族包容状态,对所有新降者皆灭族屠杀,对旧人苛刻索取。
所以,颉利子孙率十七人叛国而出,聚众七百,再建了突厥汗国。”
李世民听得头大,捕捉到敏锐信息反问道:“七百人,就算他有甲胄,对大唐而言也不难剿灭吧?”
李隆基抿了抿嘴,不太好解释了,武氏再怎么样,也是他亲奶奶,子不言父过,孝为先者......
见皇帝有些为难,老九在一旁补充道:“怎么说呢,武氏当政时,有点类似我家陛下在天宝年间干的事儿......”
“十余年间,突厥从十七骑,兴盛至贞观初年之状,而唐军多败......”
贞观群臣瞪大了眼睛,仿佛听见了什么天方夜谭。
你的意思是说,刚叛唐的时候,突厥只有十七人,然后用了十几年时间,又发展成了旧日模样?
好消息:不是他们绞尽脑汁的教化分治之策过时落后了。
坏消息:这个后突厥汗国,是大唐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