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武氏当政?我大唐的男儿呢?”李世民瞪大了眼睛。
“祖父身体不好,所以让皇后代政。”
“那太子呢?”
“太子英年早逝......”
“那谁登基的?幼主登基吗?”
李隆基:“......”
不敢说了,我怕待会被大逼斗伺候了。
开元天子也怕继续挨打,挤出一抹笑意,谄媚道:“太宗爷,您放心,如今那突厥汗国已经大不如前了,算是我大唐的藩属国。”
“也就是说,现在还有?为什么不灭了他?”
“如今突厥汗国在我安西都护府之西,为我大唐保家卫国呢!”李隆基拍了拍胸脯,随即反问道:
“您当年不也没想过灭天竺吗?”
贞观君臣恍然大悟,听懂了。
突厥汗国打不过大唐,又回不去故土和过去,只能在中亚那片穷乡僻壤苟活,甚至还能作为战略缓冲地带,帮大唐在前线顶着。
至于说不想过穷日子的突厥人,肯定会主动向往王化,希望被唐廷认可,可以去汉地种地。
贞观群臣大脑飞速运转,不一会就推算出了开元年间突厥汗国的情况了。
原来闹了半天,又回到了他们教化分治胡人的方案了。
「安思顺和安禄山没有血缘关系,但因为两家长辈的缘故,他俩私下关系极好。
后来,这哥俩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安思顺成年后选择从军,好男儿功名马上取,在陇右军区干了四十余年,官至河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
后来大名鼎鼎的哥舒翰、郭子仪等人都曾做过安思顺的部下,安思顺总得来说算是玄宗时期,河西系庭柱级将帅。
安禄山则和老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哥哥走军旅,他选择走商旅。
当了个牙郎,也就是中介。
我们都知道,想要干好中介,必须得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练就一嘴的油腔滑舌。
安禄山自然舌头功夫极佳,不然也不会后来把李隆基和杨贵妃伺候的那么舒服。
不过,早年的安禄山没有安思顺那么顺利,他的商业帝国才走出了一步路,就因为吐蕃的入侵阻断了河西走廊,导致丝绸之路断绝而破产。
越努力的人欠得越多,这就是此时安禄山的状态,年纪轻轻就背上了一身债。
他只能:白天当中介,晚上跑外卖。
这个外卖,也就是偷羊!
更倒霉的是,安禄山债还没还多少,就让人给抓住了,被捆着送到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面前。」
「张守珪眼皮子都没抬,直接下令处死偷羊贼。
这时候,安禄山的嘴皮子功夫起作用了。」
《旧唐书》:二十年,张守珪为幽州节度,禄山盗羊事觉,守珪剥坐,欲棒杀之,大呼曰:“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
「张守珪:男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公元732年,开元二十年,张守珪收安禄山为义子,自此安禄山另类成道,走上了一条比他堂哥还要牛逼的大唐梦之路!
此时的安禄山有且只有一个下属——史思明。